滿足大眾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消費需求
提起輕工業,普通消費者或許并不太了解這個行業的具體內涵。但是,如果提到食品、紡織、皮革、造紙、日用化工、體育用品等這些與人們衣食住行密切相關的輕工產品,消費者大概就不會陌生了。令人驕傲的是,中國的輕工產品出口額在國民經濟中居于首位,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10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在中國輕工業聯合會第四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前夕,本報記者就輕工行業“十二五”規劃各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以及“十三五”規劃藍圖等內容,獨家采訪了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通過這位在行業深耕多年的“老輕工人”的所思所想,梳理我國輕工業在“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脈絡和“十三五”發展愿景。
輕工不“輕”碩果豐
“滿足人民群眾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消費需求是輕工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也是輕工人的不懈追求。”這是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以下簡稱“中輕聯”)會長步正發作為行業掌舵人內心最真實的寫照,也是他對這個行業深情摯愛的心聲。
談及“十二五”情況,步正發用一組數據概括過去5年來我國輕工業取得的驕人業績。
“2015年輕工企業主營業務收入28.2萬億元,實現利潤2萬億元,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分別為23.14萬億元、1.49萬億元。全行業出口5982.39億美元。‘十二五’期間主營業務收入、利潤、出口額分別增長74.95%、101.16%和68.3%,年均增長分別為11.84%、15%和10.97%,均高于全國工業增速,利潤增速尤為突出。”步正發表示,輕工業對全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加大。面對國內外多重困難和嚴峻挑戰,輕工行業堅決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全面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各項任務,輕工業整體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步正發如數家珍般地說起行業的發展亮點: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一批重大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技術改造項目順利實施;結構調整成效明顯,產品結構變化顯著,新產品開發加快,產品檔次提升,質量穩步提高。輕工百強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到輕工全行業的9.7%。“十二五”末中輕聯與相關行業協會、地方政府共建的產業集群產值約占輕工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36%,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0個百分點。內外銷比重進一步改善,內銷占87.6%,比“十一五”末提高3.2個百分點。
輕工產品出口額在國民經濟中居于首位,國際競爭力穩步提升,100多種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5年來,中輕聯及時反映行業和企業訴求,推動輕工業發展政策法規的制定和實施。積極爭取科研和技改專項,推進企業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推動產學研體系建設,同時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兩個市場。
發力輕工“十三五”
展望“十三五”,輕工行業又有哪些著力點值得關注呢?“圍繞國家‘十三五’規劃和《中國制造2025》,《輕工業發展規劃(2016-2020)》明確了今后5年輕工業發展的主要目標任務,提出了實施規劃的工程項目和政策措施。”步正發說。
一、保持行業平穩較快增長,推動邁向輕工強國。輕工行業年均增長繼續保持超過全國工業增速,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業布局進一步優化,綠色發展和質量品牌建設邁上新臺階,鞏固發展出口優勢,國際競爭力進一步提高。
二、強化創新引領作用,推進兩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完善產業創新體系,重點支持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設計中心和國家級工程實驗室等建設,推動行業共性技術公共服務平臺建設。
三、加快結構調整,優化產業布局。引導企業采用先進適用技術,優化產品結構,全面提升設計、制造、工藝、管理水平,增加綠色、安全、智能化的創新型產品供給。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支持企業戰略合作和兼并重組,培育一批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激發中小企業創業創新活力,建立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協作關系。
四、實施“三品”戰略,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實施消費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的三品戰略,提高創意設計水平,培育一批示范性消費品時尚創意設計名城和產業園區。
五、加強質量品牌建設,確保消費安全。強化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推廣先進質量管理方法和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推動企業建立全員、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質量管理體系,建立健全輕工業技術標準體系,提高輕工業標準的國際化水平。建立品牌評價機制,合力營造有利于企業品牌競爭的市場環境,樹立“中國制造”優質形象。
我國是輕工業大國,但大而不強,“轉型升級、由大變強”是“十三五”時期輕工業發展的主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輕工業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步正發強調,做好“十三五”時期輕工業發展和行業協會工作必須著力把握“十三五”總體工作思路,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要結合輕工業實際,融入國家“十三五”發展規劃,把創新放在核心位置,以五大發展理念引領發展方式的轉變,由要素投入型增長向創新驅動型增長轉變,由追趕發展型向趕超發展型轉變。緊密結合行業實際,解決轉型升級由大變強的重點難點問題。
針對輕工聯2016年工作,步正發坦言,今年輕工業發展面臨的困難更多更大,挑戰更為嚴峻,需要密切跟蹤經濟運行情況,促進輕工業平穩增長,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實施“三品”戰略,提高有效供給能力和水平。
食品工業發展持續向好
在輕工業這個大家庭中,食品工業占據著重要位置。
我國是食品制造大國,2015年食品工業總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比重達12%,食品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提升。《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指出,實施食品安全戰略,形成嚴密高效、社會共治的食品安全治理體系,讓人民群眾吃得放心。
對于“十三五”時期食品行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步正發表示,“十三五”是調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期和陣痛期,而宏觀經濟發展將對食品行業形成倒逼機制。預計“十三五”食品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速達7%,到2020年,我國食品行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6萬億元。
“我國是食品制造大國,但在世界市場上缺少叫得響的品牌。品牌是中國食品走向世界、實現全球化發展的必由之路。今后食品行業的發展趨勢仍以安全、健康、綠色、營養為主,但首推安全,足見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步正發在談到食品品牌建設時表示:“從消費者信任度來說,在諸多要素中,主要集中體現在產品品牌上。品牌如果有信譽,企業產品質量優良,品牌的知名度就高,消費者就喜歡,品牌的主要內涵就在這里。因此要進一步深化食品安全監管體制改革,加強食品安全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監管,堅持問題導向,切實推動食品安全法全面正確實施。”
“希望通過廣大輕工人的努力、智慧和汗水,讓我國消費者在衣食住行方面真正得到實惠,真正過上吃好、喝好、穿好、用好的好日子。”步正發老會長對我國輕工業的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步正發這個老輕工人對我國輕工業的感情深沉而執著。他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全體輕工人要進一步增強擔當意識,下更大力氣解決行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輕工強國為己任,竭盡全力不斷開創輕工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本報記者王小萱/文王超/攝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