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4K電視市場的快速發展,4K電視的市場滲透率已接近50%,廠商間的競爭也逐步加深,圍繞RGBW分辨率的技術爭論正在持續進行。然而,最近國際顯示計量委員會ICDMInternational Committee for Display Metrology在美國通過了一項決議,該決議涉及包含RGBW在內的所有方式的顯示技術分辨率的測量,并再次認證了RGBW的分辨率為4K,一直以來伴隨4K超高清發展爭議不斷的4K紛爭終于塵埃落定。
國內專家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我國4K超高清電視標準尚未出臺,國際標準的明晰可能可以給中國標準的制定提供一定參考,但無論何種技術的發展,最終都是市場來選擇的。
爭論:何以出現4K分辨率之爭?
近年來,4K超高清電視越來越受到消費者青睞,并成為市場主流。中怡康線下月度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5月,4K電視零售量、額分別同比增長61.7%和28.7%;零售量占比48.9%,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21個百分點,零售額占比70.3%,與去年同期相比提升24.7個百分點。同時,奧維云網數據也顯示,今年1~4月,4K超高清電視市場占比達43%,同比2015年上漲了20個百分點。從2016年全球面板供應情況來看,49英寸以上尺寸段,超高清面板占比達70%以上,呈現出勢不可擋的趨勢。
4K超高清電視快速發展,使其面板技術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從目前4K面板技術發展路線來看,主要概括為RGB及RGBW兩種技術。其中,RGBW技術以LGDisplay為首,RGB陣營和RGBW陣營間的技術爭論正在持續進行。
據記者了解,所謂RGBW技術就是在原有的RGB三原色上增加了W白色子像素,成為四色型像素設計。對于該技術在超高清電視上的應用,RGB陣營提出了關于RGBW4K分辨率的質疑。
對此,LGD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隨著顯示技術的發展,有利于表現高分辨率的多樣化結構的顯示技術被陸續開發出來。LGD用于超高清電視的RGBW面板,不只是單純地添加白色子像素,而是融合了全新算法的高端技術,是能夠體現大尺寸,高分辨率,低耗電等最新電視趨勢的最佳液晶技術。適用該技術的產品也曾獲得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電子四所)的4K超高清認證。
工信部數字電視標準符合性檢測中心主任張素兵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評價是否能夠達到4K標準,按照傳統的方法是輸入一個4K的測試圖,看是否能夠顯示出來4K圖像。從這點來說,RGBW類型的電視是符合4K標準的。
掣肘:呼吁4K標準盡早出臺
為何4K電視技術會出現上述爭論?在業內人士看來,其主要原因是目前在中國并沒有統一的4K電視標準。據記者了解,在國內市場,早在2014年3月,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就聯合上下游企業共同制定了《4K超高清終端顯示技術規范》,對4K超高清終端的顯示技術要求和測量方法進行了界定,但屬于行業規范,并沒有上升到標準的高度。而從全球范圍看,存在多種標準并存的情況,不同背景的協會或聯盟各推標準,沒有出現一統天下的技術規范。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國際顯示計量委員會ICDM在美國通過了一項重大決議,該決議涉及關于4KUHD分辨率和RGBW電視測量標準的爭議,并對此前的標準進行的修訂。
新修訂的超高清分辨率標準有如下表述:
現在適用于RGB結構的通過黑白線數量來決定分辨率的測量方法,修訂后擴大適用于RGBW和Pentile等所有方式的顯示技術。新標準應同時記錄分辨率和測量出的“調制對比度”Contrast modulation值。“調制對比度Contrast modulation也稱:對比度調制、明暗調制比、亮度調制比””指的是相間黑白線的亮度變化值,“調制對比度”達到50%以上,是判斷是否達到指定分辨率的基準,而并沒有其他的意義。通常得出“調制對比度”的公式為LW-LB/LW+LB(LW:白色亮度值,LB:黑色亮度值)。其測試圖如下:
根據新修訂的ICDM標準,測量RGBW的4K分辨率得出的結果為,RGBW符合4K超高清。
對此,張素兵表示,ICDM標準在學術界還是比較認可的,這對中國制定標準也會提供參考。今年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要繼續做4K標準,不僅從技術指標來制定,還要考慮到人的感受和最終呈現的效果,盡早出臺國家4K標準,以推動4K電視行業健康快速發展。
未來:讓市場決定技術趨勢
盡管關于超高清顯示技術路線一直爭論不休,我們在呼喚超高清電視行業標準出臺的同時,也要看市場需求和消費導向。在張素兵看來,無論何種技術的發展,最終都是市場來選擇的,他認為RGBW和RGB會長期并存下去。
IHS數據顯示,2015年4KRGBW電視面板的出貨量是660萬片,今年預計將超過1500萬片。2016年RGBW4K電視面板出貨量預計將占UHD電視面板總出貨量的24%。除了韓國LGD,中國面板廠商也計劃在2016年提高4KRGBW面板的出貨量,其中京東方從第二季度開始增加4KRGBW電視面板的出貨量,并計劃在今年繼續加大RGBW的投入。
京東方副總裁張宇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京東方有RGB和RGBW兩種面板技術,其實最初京東方主推的是RGB超高清面板技術,但是終端客戶對RGBW面板需求有所提高,性價比也較高,因此今年京東方也開始加大RGBW面板生產,我們都是根據客戶需求來做的。”
從終端廠商來看,創維超高清電視幾乎全部采用RGBW面板,長虹采用RGB技術和RGBW技術的面板電視各占一半,海信計劃在2016年采購更多的RGBW4K面板,尺寸涵蓋至60英寸,而TCL也有望推出少量采用RGBW技術的4K電視產品。
隨著在超高清電視上采用RGBW技術的終端廠商逐漸增加,4K超高清電視不僅能得到擴大普及,LGDisplay生產的高端RGBW產品的占有率也同時得到了提高。
根據IHS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LGDisplay的4K超高清電視面板出貨量與去年同期的148萬臺相比,增長了149%以上,達到369萬臺,也是連續3個月出貨量最大的超高清面板。
在超高清電視市場上,LGDisplay的市場占有率上升到39.5%,而采用RGBW技術的面板就是LGDisplay市場不斷增長的主要動力。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現在RGBW面板占比仍然不如RGB產品高,但是隨著大尺寸、超高清技術的快速普及,RGBW技術也有望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尤其是RGBW在大尺寸、高分辨率、低耗電等主要的電視趨勢上具有優勢,因此選擇RGBW的消費者將進一步增多,并逐步成為未來電視市場上的主流。未來,顯示行業還會有更加多樣化的像素結構或顯示技術出現,行業應該給這些新技術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顯示行業標準也需要與時俱進,讓顯示技術的發展帶動標準不斷完善,而不是讓標準成為牽制技術發展的阻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