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勢復雜拉鏈行業創新謀發展


    時間:2016-04-19





      拉鏈產品的需求是剛性的,因此拉鏈行業是一個需求不斷增長的行業。目前,雖然拉鏈企業遇到了嚴峻的考驗,但行業總體銷售量并沒有下降,去年甚至還有大約5%的增長。這說明中國拉鏈產業基本面沒有問題,拉鏈產品本身也沒有問題。


      隨著國家更加嚴格的新環保法令的實施,更加到位的監管體系和問責制度的運行,拉鏈行業的調整速度將加快,由此帶來的是產業市場資源的重新整合,行業內部洗牌即將開始。


      運行質量提升


      從拉鏈行業運行的質量情況看,拉鏈企業的進步是明顯的,主要表現在產品質量和品牌意識普遍加強,因一般性產品質量問題造成的客戶抱怨在減少,關鍵技術和設備改造進一步深化,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數量不斷涌現,一些新的生產工藝在業內推行,全員勞動生產效率和企業管理得到提高,有些企業人均年產值達到35萬元以上,業內無序的低價競爭現象減少,銷售價格在穩定中有所提高,業內企業進入中高端市場產品的銷售份額在加大,有些拉鏈企業成為下游品牌企業的核心供應商。拉鏈產業信息化、自動化正在拉鏈制造過程中逐步的深入和融合,工業4.0正在進行時。行業內的創新熱頗具勢頭,值得關注。


      產業鏈資源整合在部分地區已經開展,由幾家或幾十家組成的新經濟共同體正在試運行,這將是對中小型企業進行資源整合的最好途徑,也是走專業化分工合作最好方式,總之,中國拉鏈產業正在創新中謀求新的發展,產業競爭力比以往任何時期都有所增加。


      近兩年電商的崛起,給消費市場帶來了一些商機,同樣,對拉鏈產業,特別是處于中低端市場的企業是機遇。


      總體來說,拉鏈行業的需求基本上是穩定的,市場需求不會出現大幅下降,但由于受宏觀經濟下滑的影響,企業銷售的增長率下降、成本增加,這使得一直處于快速增長的企業感到很大的壓力和不適應。


      從市場需求情況看,條裝拉鏈比較穩定,一些品牌企業的訂單情況較好,有些企業訂單去年7月份已經飽滿,而中小企業相比之下,訂單顯得不足,但能維持生產;2015年批發市場情況與2014年基本相同,由于原材料價格下降,低價格的拉鏈還是很受歡迎。由于原材料下降,人民幣貶值的原因,2015年出口訂單比2014年有增長。


      產業形勢趨于復雜


      2015年,我國拉鏈行業企業內生性矛盾不斷涌現,外部經營環境不斷惡化,宏觀政策影響很大,多種矛盾交織疊加,形成了一個比較復雜的局面。


      原材料大幅度下降。拉鏈制造的主要原材料石油、銅、鋅都出現較大幅度的下降,大宗商品39個月一直處于低價運行狀態,說明世界經濟總體需求不足。在拉鏈行業中,60%以上企業仍處在低端市場,材料所占成本比重很大,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直接影響到市場價格和企業的利潤。對大多數做出口的拉鏈企業或做二、三線品牌的企業來說,原材料價格下降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但對擴大銷售和利潤增長作用不明顯。


      節能環保形勢更加嚴峻。新的環保法實施對絕大多數拉鏈企業是一個大考驗。這幾年,盡管行業和企業都非常重視環保,但行業整體治理和排放水平與國家標準還存在一定差距,國家在淘汰落后生產能力和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等方面的要求和標準越來越嚴格,企業面臨資金短缺、技術支撐不足,綜合成本增加等多重壓力。


      產品結構性過剩和同質化競爭加劇。近年來,國內外市場需求增長動力相對減弱,而過去常規產品上產能過大的矛盾變得更加突出,同質化競爭加劇。據測算,2014年全球拉鏈需求總量約在800億元人民幣,產量約1000億米,到2018年總量將突破1000億元。中國拉鏈行業目前的生產能力已經達到1000億米,在國內外市場需求基本穩定的情況下,我國大約有50%的生產能力沒有釋放出來。


      企業綜合成本上升壓力依然突出。用工成本保持10%的漲幅,企業平均工資性支出達6000元,企業融資、土地、渠道、環保投入等費用持續增長。小微企業由于缺少規模效益支撐,成本上升造成生存壓力更大。結構性缺工仍然嚴重,老員工自然流失,生產規模得不到充分利用;融資成本加大,管理費用和生產成本上升,產業競爭更加激烈;客戶對拉鏈質量和性能的要求不斷提高,產品復雜程度在提高。


      世界經濟總體復蘇緩慢態勢難以改觀。發達國家對服裝需求增長的帶動作用有限;新興市場因宏觀經濟波動較大,需求增速大幅下降的局面難以好轉。服裝內需增長預計與2014年持平,消費者對于服裝個性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將成為內需的主要變化特征,由于內需增長不足,國際競爭加劇等諸多不確定因素,行業面臨形勢嚴峻。


      區域結構調整與跨地區資源配置面臨新考驗。國內區域結構調整面臨一些新的問題,需要深入探討和把握市場發展與產業格局的結合點,準確判斷區域結構調整與產業轉移的發展前景。要解決治理污染,減少排放,專業化生產,產業鏈聯盟就顯得非常重要,而優化產品結構需要具有跨區域、配置能力的企業起到領軍和整合的作用。


      市場多元化對消費方式的影響。消費需要、消費方式的變化越來越快,不論大小企業同樣面臨巨大的挑戰。企業必須面對變化的市場來確定自身的定位,特別是對制造業互聯網+的概念要消化和創新。


      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


      轉型升級是行業發展的主基調,隨著產品結構和產業結構雙調整的深入,行業內企業兩極分化更加嚴重。2014年排行業前10名的企業普遍呈現出量漲價升的局面,而一些弱勢的中小企業經營困難,銷售萎縮,產品利潤率進一步下降,行業呈現出強者更強,弱者更弱的趨勢。這種調整隨著環保政策力度的加強還會繼續,在市場總體需求沒有明顯增加,而優勢企業在市場和社會資源上表現出更強的競爭力的情況下,一些不具備競爭優勢的企業,不適應新形勢下新常態的企業開始出現倒閉或轉業。


      據調查,2015年銷售和利潤增長與2014年同期相比,全行業約10%的企業有所增長,30%的企業略有增長或持平,60%的企業是下降的。中國拉鏈行業現在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在舊的發展優勢喪失后,新的競爭優勢沒有出現,缺乏產業發展的推動力。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拉鏈行業只存在兩類企業,一類是增長型企業,一類是下降型企業。增長型企業會越來越展現出競爭力的優勢,衡量增長型企業以保持年增長10%為基準,機遇是對增長型企業的。這兩年會有相當數量的下降型企業在產業調整的過程中倒閉,而倒閉企業帶來的市場資源會重新分配,絕大多數是給成長型企業的機會。


      中國拉鏈產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結構調整任務艱巨,既要應對國內成本持續上升,資源環境約束加劇,以及全球產業格局加速調整帶來的挑戰,更要抓住國內消費升級以及改革帶來的機遇,把握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互聯網+等新業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形成“技術、品牌、綠色”為發展核心的競爭新優勢。(拉鏈分會)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