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羽絨工業協會22日在北京召開《線上羽絨制品質量狀況發布會》,公布了中羽協線上羽絨制品質量抽查結果及整體質量現狀,并發布網購羽絨制品易遇的消費陷阱,為提供選購正品行貨羽絨制品的指南與訣竅。
中羽協理事長姚小蔓表示,今年2月,中羽協在天貓、淘寶、京東、快樂購、東方購物等購物平臺上進行了羽絨制品質量抽查,共抽取羽絨服48件、羽絨被22條。結果顯示:羽絨服合格率為37.5%,羽絨被合格率為31.8%,其中,羽絨服樣品中有12件嚴重不合格,占樣本數25%;羽絨被樣品中有10條嚴重不合格,占樣本數45.5%。嚴重不合格品主要指用粉碎毛、雞毛或化纖棉填充的產品,這些產品不能稱為羽絨服/被。粉碎毛或雞毛不僅無保暖性、易鉆出,還可能引起過敏及呼吸道疾病,給消費者帶來不良影響。
姚小蔓說,羽絨制品因其綠色環保、輕柔保暖的優異特性深受消費者喜愛。然而,近年來隨著網絡市場的快速發展,造成質量監管的疏漏,線上市場成為羽絨制品假冒偽劣的重災區,鑒于羽絨制品的內在質量消費者“看不見摸不著”,即使看見摸著也不懂的原因,給制假售假的商家帶來可乘之機,致使大量假冒偽劣“羽絨制品”充斥市場,不僅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損害了合格生產企業的利益,也損害了羽絨制品的聲譽和行業的形象。因此,加強行業自律,維持市場秩序,保護行業利益和消費者權益,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不僅是行業協會的責任和義務,也是協會今后工作的重點和方向。
過去兩年,中羽協在線上進行了4次羽絨制品質量監督抽查,抽查結果中,羽絨服合格率最低只有23.7%,羽絨被最低只有5%。在這些不合格產品中大多數屬于嚴重假冒產品,極大地損害了行業和消費者的利益。另外,消費者在線上購買羽絨制品時還會遇到“產品吊牌信息不完整”、“產品頁面標題夸大或者虛標關鍵詞”等大量欺騙、誤導的消費陷阱。
姚小蔓認為,從中羽協2014年以來進行的5次線上羽絨制品質量抽查結果來看,雖然羽絨制品整體質量合格率偏低,但隨著打假力度的增強,假貨的銷售逐步收斂,質量狀況逐步向好:羽絨被合格率在穩步上升,嚴重不合格率快速下降;而羽絨服整體合格率雖然仍在波動,但嚴重不合格率也在穩步下降。
“另外,協會在對外通報網絡質量問題的同時,也對電商平臺提出了切實可行的整改意見。大部分電商平臺能積極聽取協會的意見,并在產品分類、銷售頁面宣傳用語和關鍵信息等方面進行了整改,使得假貨鉆管理疏漏空子的機會越來越少。”姚小蔓說。
姚小蔓稱,在行業協會、生產企業和電商平臺的共同努力下,行業品質將逐步提升,市場發展將逐步規范,假冒偽劣產品將盡快逐出市場,優質產品將更多獲得進入市場的綠色通道。為消費者提供一個安心、放心、舒心的購物市場環境。
她表示,品質監管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在打擊假冒偽劣的同時,協會也有義務向消費者推薦正品行貨,使消費者體會到真正的羽絨制品帶給人們的舒適享受。目前,國內市場不乏堅守好品質的羽絨品牌,中羽協向消費者鄭重推薦佩掛羽絨制品信譽保證標志的品牌,并向消費者做出鄭重承諾,對佩標產品負有連帶責任,假一賠二,消費者可放心購買。
來源:一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