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北方霧蒙蒙的天一樣,2015年家電市場也有些灰蒙蒙的,市場持續低迷,價格戰烽煙再起。但在這低迷的市場上,互聯網+、智能化、高端產品仍然閃耀著耀眼的光芒,線上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這讓即將到來的2016年充滿了曙光。
市場低迷催生價格戰
2015年,冰洗空彩四大家電市場持續低迷。中國投資咨詢網的數據顯示,2015年1-9月份,家電行業整體遭遇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最大的下滑挑戰,全行業實現整體收入5439億元,同比下降1.65%。
據中怡康測算,2015年1-10月空調行業零售量達到3789萬臺,同比下降2.3%;零售額為1244億元,同比下降6.0%。預計2015年空調行業整體零售量和零售額將分別達到4143萬臺、1371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7%和5.0%。國內冰箱市場零售量為2613萬臺,同比下降6.6%零售額為696億元,同比下降3.0%。
市場低迷,庫存高企,價格戰成為了企業爭奪有限市場的利器。價格戰是中國家電業最原始的競爭武器,2015冷年伊始,行業里傳聞的巨量庫存給空調市場蒙上陰影,企業面臨去庫存壓力,自龍頭企業開始全行業大打價格戰,以期用“以價換量”的方式刺激整體市場需求的增長,但是,今年的價格戰結果卻讓一眾參與者們大跌眼鏡。
國家信息中心市場開發部副主任蔡瑩認為,在競爭充分、品牌格局成熟的市場,消費者愈加成熟理性,品牌忠誠度日益提高,價格戰已經不能取得企業預期的效果。而價值競爭才是企業最終的出路。
價格戰打得火熱的還有彩電市場,數據顯示,2014年-2016年的彩電市場整體容量約為4500萬臺,增長空間緩慢且有限,目前國內互聯網電視品牌數量超過十家,僅今年造電視或宣布造電視的互聯網公司就有5家,參與造電視的各類互聯網企業與傳統企業之和已經接近20家。互聯網企業介入的直接結果是攪動了市場格局,壓低了彩電的零售價格。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高素梅表示,智能電視機全行業均價降幅已超過30%,使傳統廠商將約300億元利潤讓渡給用戶。
智能化浪潮風起云涌
智能電視的市場滲透率持續攀升,越來越多的白電產品也逐漸加入到智能家電的行列。
奧維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國內電視零售量達4570萬臺,低于之前的業內預期,且“十一”促銷期黯淡的銷售數據意味著,黃金周對彩電消費的驅動已減弱。但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電視市場滲透率已達80%,彩電的智能革命已基本完成。
同時,白電產品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斷提升。基于此,業內各知名企業紛紛布局智能家居。年初,小米聯合13家照明企業布局智能家居;3月,360公司正式發布基于360智能家居開放平臺的互聯互通解決方案——360智連模塊;4月,TCL發布雙+智能家庭戰略;6月,阿里富士康入股軟銀機器人公司,布局智慧家庭等領域;8月,華為聯手海爾共同打造智能家居生態體系。
奧維咨詢預計,2015年到2020年,智能洗衣機、空調和冰箱將爆發式增長,市場滲透率分別從15%增至45%、10%增至55%、6%增至38%。未來幾年,更多的家用電器將進入智能時代,基于數字化、三網融合、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應用技術的智能家電將是信息消費的中堅力量。
但是,中國家電研究院副院長劉挺告訴記者,該院的調研結果顯示,智能家電進入家庭后一次都沒有被使用的比例非常大,還有的是新鮮勁過去后就再沒有被使用過。“說體驗差有點兒過了,我覺得換成不理想可能更恰當。”劉挺表示,偽智能家電帶給用戶的其實只是網絡體驗,而僅僅是家電上網,并不能給客戶帶來更多的服務和體驗。還有些系統操作過于復雜,而人們更想要的是傻瓜型的產品,而且這些產品也做不到互聯互通。“每個企業都想自己做出一套包攬天下的系統,但往往都局限在自己的生態圈里,這也給消費者帶來了困擾。”他說,智能化在帶給人們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安全隱憂。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智慧家庭研究中心主任梅曉春認為,人們購買智能產品的前提是“滿足剛性需求”。也就是說,這類產品要能夠真正滿足消費者的內在需求,而不是僅僅具有一個智能噱頭。
政策標準促能效更上層樓
自2013年6月,節能產品惠民政策結束以后,節能家電就面臨著一個尷尬的處境,在政策的真空期,各企業降價拋售低能效產品,市場上甚至一度出現了產品能效“開倒車”的局面。
1月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七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印發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方案的通知》,明確提出對變頻空調、電冰箱、滾筒洗衣機、平板電視等產品實施能效“領跑者”制度。11月,國家發改委在其官網上發布了三個家電能效“領跑者”實施細則,分別是《家用電冰箱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平板電視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轉速可控型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這三個細則是繼2013年6月高效節能家電補貼政策退出后,國家發布的首個家電激勵政策。這個歷時三年才塵埃落定的新規向外界釋放出這樣一個信號,節能和環保仍舊是我國家電行業的發展趨勢,低能效產品將難逃被淘汰的命運。
9月2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公告,批準發布家用電冰箱耗電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和計算機顯示器、換氣扇、投影機、潛水電泵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等7項強制性能效國家標準,進一步引導節能技術創新,促進產業技術進步,提升行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新標準將于2016年10月1日起正式實施。
據了解,新修訂標準能效1級產品耗電量約比原能效1級產品耗電量下降40%。目前市場上能效1級冰箱占比已經超過85%,100%的產品的能效水平均達到或超過能效2級。而冰箱新能效標準設定的目標是,能效1級產品市場占比僅在5%左右,能效2級產品占比為10%-20%。能效標準的大幅提升,也將加劇市場競爭。在多重壓力下,一些不具備競爭優勢的品牌或將加速出局。標準同時擴大了適用范圍,涵蓋了冷藏箱、冷藏冷凍箱、冷凍箱等傳統產品以及酒柜、臥式冷藏冷凍柜等創新產品。預計未來10年,全國新增家用電冰箱累計節電量預計為1180億千瓦時。
計算機顯示器能效新標準采用顯示器能源效率、關閉狀態功率、睡眠狀態的功率等3個指標來綜合評價能耗水平,并針對標準顯示器和高性能顯示器分別提出了要求,標準顯示器關閉狀態和睡眠狀態的功率均應不大于0.5瓦,高性能顯示器關閉狀態和睡眠狀態功率應分別不大于0.5瓦和1.2瓦。2014年,我國國內計算機顯示器的銷量約2600萬臺,計算機顯示器能效標準實施后,一年可節約電量約14億千瓦時。
除了能效“領跑者”制度,在北京的消費者,從11月27日起,還可以重新享受節能補貼了。此次北京市實施的節能補貼政策將從2015年11月27日持續至2018年11月30日,在享受補貼的九大類產品中,冰箱自然是位列其中。1級能效冰箱補貼標準為商品銷售價格的13%,2級產品的補貼標準為8%。消費者花費2級能效產品的價格,就可以購買到1級能效的產品。有業內人士認為,京版節能補貼政策的重啟或將引發其他省市跟進。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