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觀察家指出,隨著日系逐漸撤離,三星、LG韓系企業遭遇虧損,并不斷向上游產業鏈,以及手機、相機等產品轉型,中國企業逐步實現自主品牌出海。毛初文也認為,“中國彩電經過近20年的國際化發展,已經走過了業務出貨和產品出海,現階段已經全面步入品牌出海階段”。
有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之稱的美國CES國際消費電子展昨日正式拉開序幕,中國企業再度成為展會主角。北京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和往年參展不同的是,中國彩電廠商此次對自主品牌推廣尤為重視,TCL、海信、樂視等企業均結合展會推廣自主品牌。業內分析人士認為,日系彩電落幕,給中國彩電全球化提供了新的機遇,同時也標志中國彩電業經過近20年國際化嘗試,實現了從業務出貨到產品出海再到品牌出海,中國彩電企業已經完成了國際化道路的三級跳。
新老彩電品牌齊聚CES
CES作為全球型的展會,如今逐漸淪為中國企業的大秀場。據CES官網統計,截止到1月3日,CES參展企業數量為4119家,而中國企業高達1300家,占比達31.56%,幾乎每三家參展企業中,就有一家是中國企業。
在彩電行業,中國企業更是上演了新老品牌齊亮相。CES開幕的前一天,首次參加CES的電視新品牌樂視發布了超級電視概念機型——第四代超級電視Max65 Blade.
據悉,Max65 Blade是樂視繼發布超4 Max70和超4 Max65 Curved之后,短短兩周時間內再次發布新品。樂視致新總裁梁軍表示,2016年樂視將在美國落地旗艦產品,其中便包括超級電視。并表示今年底,樂視還將在美國發布智能電視和超級手機新品。
相比之下, TCL、海信、長虹等中國老牌彩電巨頭則更看重自主品牌的推廣。1月2日下午,TCL正式宣布加速進軍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TCL中國大劇院舉行了“TCL Square品牌館”開業儀式,目的是希望更好地向國際市場傳遞品牌價值和主張。
海信方面則是通過收購夏普美洲,借助夏普品牌影響力,將海信ULED技術應用到夏普電視上,加速自主品牌、技術的雙向出海。
具體在彩電新產品方面,國內企業在推廣上呈現多元化發展趨勢。其中TCL重點是QLED量子點電視;海信除了展示8K分辨率電視外,還展示了超薄、曲面超薄的ULED電視;而長虹則展示了4K曲面OLED和4K曲面量子點電視。
日系撤離催生發展新機遇
與國內彩電企業高調發聲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日系企業的轉型。作為日系家電企業的典型代表,松下與索尼也均參展了本屆CES。不過在產品的展示和發布方面,明顯偏向其他品類。
本周三,松下在CES開展之前舉辦新品發布,僅發布了一款65英寸4K智能電視,整體發布的重點主要集中在企業級業務、智慧城市以及汽車行業的解決方案。索尼在全新的產品陣容中,也主要以音頻、數碼影像產品和生活空間體驗產品為主。
在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專家委員洪仕斌看來,松下和索尼發布電視產品,更多的是象征性的發布,尤其是對于松下而言,電視業務早就成為松下集團中可有可無的邊緣化業務。
事實上,近年來日系彩電已經逐漸從撤離中國市場,變為全球范圍內撤離,而中國企業則充當接盤者角色。2015年初,松下關閉在中國最后一家生產工廠,將生產交由中國企業代工;東芝在中國的彩電業務也早早交由TCL運營;2015年10月,長虹也從三洋手中接下電視品牌運營、產品研發和銷售。
海外市場,2014年TCL多媒體斥資約1.2億港元,收購松下旗下三洋電機位于墨西哥液晶電視工廠運營公司SMSA的90%股權,接替三洋電機為美國沃爾瑪公司生產三洋品牌電視機;2015年8月,海信以2370萬美元的總價收購夏普墨西哥工廠,并獲得夏普電視在美洲地區巴西除外的品牌使用權。
業內觀察家認為,日系彩電廠商的不斷撤離為中國企業騰出巨大的市場空間,這也是近年來中國彩電企業熱衷CES等國際展會的原因之一。
中國彩電品牌出海加速
北京商報記者日前在走訪美國當地家電賣場、大型超市發現,美國彩電市場已不再像以往由日韓彩電品牌把持,中國自主彩電品牌也開始占據部分市場。有數據顯示,當下中國彩電品牌占據美國市場大約6%左右的市場份額。
而其中,TCL就占據了美國彩電市場的3%。據TCL多媒體美國公司總經理毛初文透露, TCL從2010年開始,正式在美國市場推出TCL品牌彩電,當年銷量約為5萬臺,但到2015年,年銷量已突破了100萬臺。
事實上,對于中國彩電企業的海外擴張,技術早就不是難題,此前主要欠缺的是品牌認可。洪仕斌也指出,在歐美等發達地區,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較高,一直以來美國用戶對中國品牌認可度低,使得中國彩電往往以貼牌形式進入美國市場,隨著中國彩電品牌逐漸走出國門,中國彩電在全球將迎來全新發展。
另外,韓系彩電業務的下滑,對中國彩電來說是個不錯的消息。數據顯示,2015年LG、三星電視業務,均出現虧損、下滑。據LG電子官方財報顯示,LG電視所在的家庭娛樂HE事業本部,2015年一季度營業虧損62億韓元;二季度營業虧損827億韓元;三季度營業利潤同比下降72%,達370億韓元。而三星電視機所在的消費者家電CE部門2015年一季度虧損約1400億韓元。
業內觀察家指出,隨著日系逐漸撤離,三星、LG韓系企業遭遇虧損,并不斷向上游產業鏈,以及手機、相機等產品轉型,中國企業逐步實現自主品牌出海。毛初文也認為,“中國彩電經過近20年的國際化發展,已經走過了業務出貨和產品出海,現階段已經全面步入品牌出海階段”。(金朝力)
來源:北京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