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來,我國皮革產品出口競爭力持續下降。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前三季度全國皮革行業累計完成出口額668.63億美元,同比下降2.21%,與去年全年增幅6.76%相比降低8.97個百分點,與去年前三季度增幅9.93%相比降低12.14個百分點。從主要出口市場看,俄羅斯、德國、日本從中國進口皮革產品下降較快。2015年前三季度,俄羅斯、德國、日本從中國進口皮革產品32.08億、24.66億、33.68億美元,分別下降33.32%、11.41%、7.99%。
主要原因,一是盧布貶值危機的蝴蝶效應已傳導至我鞋業出口俄羅斯。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鞋業對俄出口30.98億美元,占比5.51%,僅次于美國;2015年前三季度,鞋業對俄出口僅為14.36億美元,占比3.52%,降幅高達41.33%,從第二大出口國降到第五。國內鞋企均受到較大沖擊,產品賣不賣都是虧,企業進退兩難,只能做好減產保價的準備,必要時也得裁員縮減成本,也有企業考慮暫時退出俄羅斯市場。
二是歐盟對皮革產品實施新規,技術性貿易壁壘不斷升級提高了我國皮革出口企業的生產成本。如2015年5月1日歐盟實施的六價鉻新規,對我國鞋業出口歐盟造成一定影響。歐盟是中國鞋業最大的目標市場之一,也是對限量物質含量要求最高的地區,標準最為嚴苛。在全球對貿易救濟措施高度關注的背景下,相對隱蔽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已經成為中國鞋業出口面臨的主要制約因素。
此外,嚴格的限量物質含量要求將導致我皮革產品被國外通報甚至退運和召回的概率加大,大大削弱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獲取出口訂單的機會。長此以往將導致我國皮革產品價格競爭優勢弱化,國際市場競爭力下降。(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趙穎)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