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行業確定未來5~10年節水減排目標和方向
推進綠色制造發展進程
近日,中國皮革協會發布了《制革行業節水減排技術路線圖》,提出了未來5~10年節水減排工作規劃和方向:到2020年,通過“十三五”節水減排技術的普及,在全行業皮革產量不變的情況下,年廢水排放量、CODCr、氨氮、總氮和總鉻的排放量比2014年分別削減9.7%、30.5%、39.8%、35.5%和27.7%;到2025年,年廢水排放量、CODCr、氨氮、總氮和總鉻的排放量比2014年分別削減19.3%、37.9%、59.6%、53.9%和48.3%。
《制革行業節水減排技術路線圖》由中國皮革協會組織業內技術專家和企業,歷時一年多編輯完成。涵蓋制革行業節水減排現狀、節水減排技術發展存在的問題、節水減排需求分析、節水減排支撐技術、關鍵技術研發與重點發展方向以及制革行業節水減排技術路線6個方面的內容。同時,按照各類技術的研發、生產需求重要性,將制革行業各項節水減排技術分為頂級發展需求、高級發展需求和中級發展需求3類,并根據行業對技術發展需求的時間緊迫性,提出了近期發展需求、中期發展需求和遠期發展需求3類技術。
制革作為皮革產業鏈的基礎,對皮革行業的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制革行業迅速發展。已成為世界公認的制革大國,正在努力向皮革強國邁進。
和其他行業一樣,我國制革行業在發展初期,側重經濟發展,疏于環境保護,給局部環境帶來了一定的污染。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國家逐漸改變了以往粗放式發展模式,進入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并重的發展時代,在此背景下,制革行業環保意識逐步增強,治污成效顯著提高。“十二五”期間,我國不斷完善環保法律法規,修定了《環境保護法》,發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同時,在行業層面上,陸續出臺了《制革行業結構調整指導意見》、《制革行業規范條件》以及《制革及毛皮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等。這意味著環境保護工作真正進入了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的主干線,也真正成為了企業生存發展的生命線。
中國皮革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制革行業節水減排技術路線圖》的出臺,為前瞻性地引導行業技術革新與技術投資提供了科學依據,同時為政府管理部門提供了政策制定的決策依據。希望制革行業借此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全面推進行業綠色制造發展進程,加快實現我國皮革強國夢。(張正潔)
來源:《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