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具市場“驚爆低價” 進口木料魚目混珠貓膩多


    時間:2015-07-24





      在很多消費者的心中,實木家具很高檔,如果用的是進口木材那就更高大上了。個別商家利用消費者對進口木材的理解偏差,以“進口”為銷售噱頭,誤導消費者。


      特價家具多為“洋實木”


      市民葛女士連日來在多家大型家居賣場選購實木家具,但她覺得“價格越來越看不懂了”。例如,一套共14件的金絲胡桃木家具原價13萬元,打折后竟然才賣5萬多元。商家還聲稱是以東南亞進口高檔木材打制,價格一次降到底。但葛女士卻懷疑,這進口木材的家具怎么比國產木材家具還便宜?


      記者走訪本市家居賣場,發現一些銷售人員將進口木材作為售賣噱頭,再輔以相對于“原價”的大幅降價,讓消費者覺得購買這樣的家具挺值。但這些家具真的超值嗎,為何能賣得這么便宜?


      “洋實木”并非全高檔


      據家具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很多特價家具確實采用了進口木材,但這些進口木材的價值并不高。在銷售中,銷售人員往往對進口木材進行“宣傳造勢”,給人以進口木材比國產木材貴的印象。其實,金絲胡桃木在東南亞地區作為家具原料檔次并不高。而國內家具市場上使用較多的巴西橡膠木,品質與價格都和國產橡膠木差不多。


      此外,紅木家具由于木材產地不同,價格也差距懸殊。市民劉先生看中的一款特價花梨木柜子,標價是市場上其他花梨木家具的一半。他請教專業人士后,得知這種木材俗稱非洲花梨,學名是刺猬紫檀,雖屬“國標紅木”,但不名貴。一些廠家魚目混珠,用低價紅木充當高檔紅木,再標以特價,誤導消費者。


      注意使用合同維權


      記者從市家居商會獲悉,很多家具糾紛多出于原料和產地誤導。專業人士提示,不要迷信“進口木材”和“進口家具”的品質。本市今年起推廣的新版《天津市家具買賣合同》規定,銷售人員在材質一欄中書寫要真實規范。對于實木家具,商家不應只籠統地填寫為實木類,必須填寫材質的真實屬性,比如楸木、橡膠木等等。商家對于家具產地,不能夸大宣傳,只要進口木材引入我國來制作家具,制成品都為國產家具。商家銷售每件家具必須附《家具使用說明書》,保障消費者知情權。購買高檔紅木家具時,消費者可以要求商家合同中標注木材的產地,作為維權證據。


    來源:北方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