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今年北京從7月13日開始入伏,伏天共計40天。但是記者走訪發現,“加長版”的三伏天似乎未能刺激空調的銷量。
與去年空調市場出現的“前高后低”發展走勢所不同的是,今年空調市場從一開始就走出了“低開低走”的新走勢,迎來最為艱難的時刻。據數據統計,今年前5個月,家用空調線下市場累計零售量同比下降6.5%,零售額同比下降11.3%。
業內認為,今年空調市場冷淡主要由于房產市場低迷、經濟下行以及政府停止補貼等。空調企業要想持續發展,還得走高端轉型路線。一時之間,空調“智能化”成為業界的焦點所在。
市場
7月“燒烤天”
空調進入促銷季
7月12日至13日,北京最高氣溫達38℃至39℃,局地超過40℃。暑伏天的高溫和悶熱,使得不少人揮汗如雨,北京城也正式進入了“燒烤模式”。每年7月份是空調行業在一年中最后的旺季,商家們準備著2015冷年的“最后一擊”,更為2016冷年“提前搶跑”。抓準高溫天氣的機會,不少商家最近都進行了促銷。
記者了解到,北京國美將在7月17日至26日,聯手海爾推出“五大低價舉措”,屆時包括空調在內,上百款海爾全套家電產品不僅在價格上享受直降優惠,購買指定產品還將獲得價值1999元的售前、售后服務。
此外,7月13日至19日,北京蘇寧也推出購空調享10%高溫補貼、累計滿6999元贈“五免服務”金卡一張、滿6888元送小冰箱等活動,即日起到蘇寧指定門店購空調還可享受3小時極速安裝服務。
銷量不理想
空調市場并不熱
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加長版”的三伏天似乎并不能“拯救”慘淡的空調市場。與去年空調市場出現的“前高后低”發展走勢所不同的是,今年空調市場從一開始就走出了“低開低走”的新走勢,迎來最為艱難的時刻。
奧維云網AVC2015年1—5月監測數據顯示,國內家用空調線下市場累計零售量同比下降6.5%,零售額同比下降11.3%。其日前公布的上半年空調市場總結報告稱,預計空調年度市場銷量將出現同比下降4.1%的較大降幅。
業內專家認為,空調銷售旺季集中于每年五六月乃至7月上旬,7月下旬之后即使天氣出現持續暴熱,也很難出現旺銷。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天氣原因只是影響空調銷量的一小部分因素,房產市場低迷、經濟下行以及政府停止補貼等因素造成的影響更大。
志高空調副董事長兼總裁黃興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空調市場形勢不好,主要是由于產能過剩和一些廠家的不理智壓貨造成庫存量龐大。但是他對未來的空調市場還是抱有樂觀的態度,認為未來中高端產品不會受到影響。
趨勢
廠商齊求變空調進入3.0時代
激烈的競爭環境使得空調廠商紛紛求變,智能化產品成為最被看好和關注的發展方向。比如,格力宣布發布智能手機布局物聯網,美的與小米合作推出智能空調,海信炫轉智能空調全面上市……
此外,志高通過“智能云產品PK非智能產品”、“變頻產品PK定速產品”的不對等競爭市場布局,以智能云和變頻實現了產品差異化的博弈,既獲得市場業績的增長,也帶來利潤的提升。
“未來,空調將會在智能家居中承擔空氣管家的核心組成部分。”黃興科表示,如果把空調的智能化分為幾個階段,1.0時代僅僅只是把遙控器變成手機;2.0時代是把數據存儲到數據庫里面;3.0時代的智能空調則實現了互聯互通,不僅可以監控數據,還可以提出解決方案。
記者在志高云空調展廳里看到,這里的空調均可進行遠程操作和控制,只要通過wifi把手機與空調相連即可。此外,這些空調還會自己“看病”,基于強大的云平臺,志高云服務中心能夠全天候監控用戶機器運行狀態,主動提供服務,相當于全年無休24小時隨時隨地為用戶解決空調使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受益于此,志高空調零售量逆勢增長,截至7月5日,同比增幅達10.2%,也標志著志高“高端轉型”的新發展戰略使得它在嚴酷的市場競爭下站住了腳。
觀點
空調智能化不是簡單的嫁接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互聯網+背景下的智能化是家電行業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過去大部分企業在做同一件事,那就是賣產品,如今,通過云技術,我們不僅為消費者提供產品解決方案,還史無前例地搭建了智能云空調大數據平臺,讓生活變得更便捷、更簡單、更多元。”黃興科說。
他認為,家電智能化不是簡單的嫁接互聯網營銷模式,而是借助云和大數據的力量,通過云計算,為用戶提供一系列便利解決方案。圍繞大數據平臺建立開放式的商業模式,與用戶、產業鏈企業實現無縫對接,用大數據捕捉用戶需求,從而真正實現從功能型向服務型的轉變。
關于空調智能化,梁振鵬分析道,“未來空調的節能化、環保化和功能的加強、工藝質量比拼等因素,均有可能影響空調的發展,智能化只是重要趨勢之一。”
梁振鵬表示,家具、家電、IT通訊等各種各樣的產品,都是智能家居不可或缺的環節。如何使智能空調與家庭其他設備更好地融合、互通,將是未來探索的方向。
智能家居發展還需行業標準
“目前國家還沒有智能化設備相關的標準出臺,不同品牌產品,甚至同品牌的不同產品之間,都不能進行很好的互聯互通,這是目前家居智能發展的瓶頸。”梁振鵬表示。
黃興科也認為,除了相關行業標準的遲遲未出臺,基礎設施的建設也影響著智能家居的發展,目前智能空調的普及和操控并不是大問題,最大的制約是網絡環境,“由于每個家庭環境不同,網速、網絡信號的衰減將對空調智能化的體驗帶來不小的影響。”
“在智能家電的布局中,僅僅家電企業自身努力是不夠的,也不可能只與一兩家具有互聯網基因的企業合作就能實現。就空調行業而言,空調智能化的產業革命,既要依靠國家強力推進3C大融合,更要依靠開放的多元化力量來共同推進。”黃興科說,“這些因素的存在交互和不斷發展成熟,將為大規模推廣智能空調和快速提升智能空調占比提供堅實的基礎。”
業內認為,在家電智能化的趨勢下,各大空調廠商都在“互聯網”背景下布局自己的新道路,智能家居的戰火也將越燃越烈。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