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架構新的輕工發展模式——第四屆中國輕工企業家高峰論壇暨輕工百強企業頒獎盛典在京舉行
在經濟進入新常態、輕工行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入攻堅戰的關鍵時期,6月12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隆重召開第四屆中國輕工企業家高峰論壇暨輕工百強企業頒獎盛典。
來自發改委、國資委、工信部、統計局等部門的領導以及中輕聯各部門及下屬企事業單位、各行業協會、各地方行業管理部門的主要負責人、輕工業百強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以“新常態 新驅動 新思路”為主題,共同探討輕工行業如何在新常態倒逼機制下,改變以往拼規模、拼速度的傳統發展觀念,通過科技創新驅動,抓住國家“一帶一路”、“中國制造2025”等重大機遇,全力架構新的發展模式,為輕工行業加快產業升級,迎接“十三五”做好準備。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步正發,副會長錢桂敬、王世成、杜同和、陶小年出席會議。
本著嚴謹、公正、科學的原則,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開展了2014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評價工作,共評價出海爾集團等100家企業為2014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對各分項指標表現突出的企業,分別評價出市場能力百強企業、盈利能力百強企業、價值能力百強企業、財政能力百強企業、電商能力百強企業、研發投入能力百強企業、成長能力百強企業。2014年度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分布全國18省市自治區,涉及家電、食品制造、釀酒、造紙等25個輕工行業。
步正發在講話中指出,輕工百強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到整個輕工規模以上企業的11%,利潤占到13%。百強企業的發展引領帶動了一大批中小企業的結構調整和系統發展。百強企業的成就以及在探索新思路、新驅動方面的經驗和作為,是輕工業發展的寶貴財富。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號召全體輕工企業向百強企業學習,為國民經濟穩定增長作出更大的貢獻。
步正發強調,要深刻領會中央的判斷,準確把握行業發展形勢,緊緊圍繞實施中國制造2025規劃、一帶一路、互聯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計劃,在新常態下完善新思路,增強新驅動。據此,步正發提出了幾點要求。一是要著力解決制約經濟增長的實際問題,促進穩增長和調結構有機結合;二是要以消費者為中心,培育發展消費的新熱點,新業態;三是要加強核心技術的攻關,不斷提高創新能力; 四是要完善質量標準體系,培育發展自主品牌; 五是鞏固發展出口優勢,提升企業走出去水平;六是獲取深化改革動力,改善企業發展環境。
會上,中國輕工業信息中心還發布了《2014年度中國輕工業競爭力報告》。《報告》指出, 2014年是中國輕工行業轉型發展的關鍵之年,在這一年里中國輕工行業的運行態勢完成了歷時四年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的轉換過程。各項指標穩中有進,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創新驅動形成共識,經濟地位逐步提升,具體表現在七個方面。
一、收入利潤協調增長,經濟地位穩步上升。2014年輕工實現主營收入22萬億,利潤額1.4萬億,增速為8.72和5.2%。2014年中國輕工行業在經濟下行大環境中,競爭力水平進一步提高。
二、穩定外需,成效顯著。占全球出口總額的26.3%及比2013年又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實現貿易順差4626億美元,是全國貿易順差2.21倍。輕工行業在穩定外需上依然舉足輕重。
三、東中西部平衡發展,區域布局趨向合理。2014年輕工行業區域經濟布局仍然保持由東部向中西部轉移的趨勢。
四、市場環境漸顯公平,內資企業主導成長。2014年內資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58萬億,同比增長9.93,遠遠超過外資和港臺合資。
五、優勢要素加快積聚,百強實力逐年提升。龍頭企業的要素激勵優勢對效益的提升愈加明顯。
六、互聯時代,抓搶機遇,電商擴展效果顯現。輕工百強企業2014年網上銷售達到了1326億,遠遠超過了2013年的460億的規模,占百強主業務收入10.03%,遠遠高于2013年的5.77的水平,增長了1.43倍。
七、財稅負擔依然較重,企業發展備受制約。2014年利息支出占費用比重以及企業稅收占利稅比重處在高位。
《報告》還發布了2015年度主題詞——精品制造,指出2014年中國輕工百強企業盡管利潤增幅提高20個百分點,但增長幅度明顯放緩。面對激烈市場競爭,百強企業議價能力受到了嚴峻的市場挑戰。在互聯網+的時代,變化的是我們要面對大數據、云計算、工業數字化、O2O等一系列的新技術、新模式,如何做出自己的選擇。不變的是我們堅守合格制造,做好優質制造,成為精品制造的典范。
來源: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