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輕工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繼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啟動實施輕工業“十三五”規劃,加強科技創新和品牌建設,促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了“十三五”的良好開局。
總體發展良好
2016年,輕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工業增加值累計增速6.8%,高于全國工業0.8個百分點,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24.7萬億元,同比增長6.4%,高于全國工業1.5個百分點,輕工業主營業務收入在全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一位;輕工業國內銷售市場平穩增長,輕工主要消費品零售增長速度與全國走勢基本一致;實現利潤1.61萬億元,增長7.6%,輕工業利潤在全國工業行業中排名第二位;出口額5512.65億美元,同比下降7.85%,輕工業出口額占全國出口總額的26.3%。
服務國家戰略
開展“三品”專項行動計劃、《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十三五”國際產能合作規劃》《貫徹實施質量發展綱要2016年行動計劃》《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年)》《產業技術創新規劃(2016-2020年)》《工業節水“十三五”行動計劃》《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行動計劃》《關于促進食品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10余個政策文件的宣傳、貫徹和實施工作,引導行業企業對接國家政策,服務國家戰略。
推動科技創新
制定《輕工業技術進步“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輕工裝備技術進步“十三五”發展指導意見》《食品工業技術進步“十三五”指導意見》,向全國輕工業發布并推動實施。參與編制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輕工項目的實施方案,參與編制《工業企業技術改造升級投資指南》。參與編制“重點基礎材料技術提升與產業化”重點專項申報指南,參與編寫國家“十三五”食品工業發展規劃及指導意見。
推進綠色制造
編制《食品、造紙、皮革、家電行業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實施方案》《輕工業綠色發展報告》。參與科技部“十三五”新材料科技創新規劃研究,編制輕工部分的研究報告。參與科技部綠色制造專項、智能一代專項前期調研及報告編制工作。
拓展國內外市場
成立輕工業國際產能合作領導小組,幫助輕工企業尋找合作辦展、共建產業新城的機會。2016年,成功舉辦2016第六屆中國國際輕工消費品展覽會,展會面積近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500多家。大連、哈爾濱、長春3個啤酒節總面積90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12%,其中大連啤酒節參展企業近30家,展售啤酒400余種,接待中外游客約150萬人次,啤酒銷量達900多噸。
加強品牌培育
繼續組織開展“中國輕工業十強企業”“中國輕工業百強企業”評價,擴大優秀企業品牌影響。表彰2015年輕工品牌培育先進企業50家,表彰2015年輕工品牌競爭力優勢產品111個。推薦8家食品企業參與2016年輕工行業品牌價值評估。
做好標準工作
2016年,輕工行業共申報標準計劃項目318項,批準立項198項,完成編寫和報批372項,批準發布186項。申報國家軍用標準計劃9項。申請工信部國際標準補助7項。組織7家協會,開展團體標準工作,推薦團體標準14項,涉及五金、發酵、羽絨、罐頭、酒業、縫制機械、玩具和嬰童用品行業。完成釀酒、衡器、制糖等8家標委會換屆工作。
建設產業集群
2016年,新建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8個,復評認定14個。目前,共建輕工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257個。
推動人才建設
舉辦皮革、自行車、品酒、焙烤、陶瓷和鋼琴調律師6個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產生一批全國技術能手。核發職業資格鑒定證書7萬5千余份,培訓督導員150余人,培訓考評員800余人。籌備組建中國輕工職業能力評價認證中心,研究制定“工業設計職業能力評價認定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