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新疆紡企原料緊缺問題較突出,由于疆內存棉不斷減少,一些紡企不得不從內地陜西、甘肅、河北等地拍一些儲備棉拉回新疆,大大增加企業用棉成本。也有的企業通過放高溫假減少開工,或趁著原料短缺時候停產做設備維修和升級改造。
部分紡企在疆內疆外有很好的銷售渠道,訂單仍供不應求,但大部分紡企走貨都不是很好,近期僅略有起色。一是紡織下游整體行情不好,棉紗價格持續陰跌。二是內地紡企通過拍儲大大降低用棉成本,使得新疆紡企競爭力明顯下滑。
不過企業對于明年行情仍較看好,一是新疆紡織政策優勢仍獨一無二,使得紡企成本降低約2000元/噸。二是受內地環保管措越來越嚴和新疆對紡織服裝產業的支持影響,今年赴疆投資的毛巾廠、地毯廠、服裝廠等規模較大,大部分正在建設中,10月以后將陸續開工。疆內對棉紗需求量將持續增加。三是疆內設立基準交割庫后,貿易商和軋花廠生成倉單不必運到內地交割庫,這就大幅減少棉花移庫量,疆內棉花在第二年“青黃不接”情況將大大減少。同時這也增加疆內紡企采購方式,他們表示如果期貨價格合適,也會擇機接一些倉單。
目前新年度棉花收購即將開始,紡企較關注新棉收購情況。也有一些紡企選擇包廠,從源頭控制棉花質量,且能降低用棉成本,他們對手摘棉預期收購價6.5-7.0元/公斤之間,對新棉預期價格15500元/噸左右。目前疆內現貨價格仍較高,新棉大量上市后價格能否降至紡企預期,尚待觀察。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