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服裝工業網報告,在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國際經濟緩慢復蘇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要主動調整轉型,加強品牌建設,迎接新挑戰,適應新常態。近期,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莉帶隊的品牌建設調研組分別前往江蘇南通、常熟、吳江以及上海地區開展調研,實地參觀考察了各地各行業的品牌建設情況。
張莉一行在南通聽取企業負責人介紹床品開發情況
成長環境進一步優化
調研組了解到,各地積極出臺利好政策,組建品牌培育辦公室,給企業品牌推廣創造了良好環境。
上海大力支持文化創意產業,出臺了若干政策措施,設有品牌專項資金,今年將參照文化創意產業對紡織服裝產業財政扶持,同時積極推動老字號改革;廈門提出“把時尚產業作為廈門發展的重大項目”,制定了鼓勵設計師品牌及相關業務的資金政策;溫州出臺了《溫州市服裝產業發展規劃2014-2020》;盛澤將技術改造項目申請門檻降低到200萬元資金投入,支持小微企業技術提升。
疊石橋組建了產業集群品牌培育辦公室,著力推動品牌培育、品牌宣傳推廣、品牌保護等工作。南通家紡城于2014年3月份成立國家快速維權中心,解決了外觀花型更新快,而外觀專利申請周期長的難題。
創新提升品牌競爭力渠道
技術創新。“波司登”繼推出“秋羽絨”后,在今年的新品設計中,引入了“三防”面料、長效蓄熱保溫的保暖面料、天然環保的防輻射面料等。“小綿羊”家紡與東華大學合作,自主研發專有面料,開發生態科技家紡產品。
設計創新。為提升品牌設計水平,一些品牌聘請國際知名設計師,以及與知名藝術家進行跨領域合作。“兆嫵”每年花費200萬~300萬元,邀請具有國際時尚理念的設計師進行互動。 “金絲狐”服裝增加SPU數量,降低同款產品生產件數。
差異化競爭。“特步”、“安踏”以及“匹克”等通過默契配合,實現了產品差異化發展,比如“安踏”專注跑步、籃球服飾,“特步”專注足球、跑步服飾等。
提高性價比。“阿仕頓”注重提高商品性價比,推出99元的高性價比引流款。“羅萊”屬于性價比較高的產品,在行業普遍低迷的情況下,羅萊家紡(002293)依然實現了業績穩步增長。
挖掘文化內涵。華佳打造絲博園,旨在傳遞蠶桑絲綢文化。鼎盛創建宋錦博物館,開發APEC新中裝,未來將圍繞國服的概念,繼續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品牌建設調研組在上海召開了座談會,探討企業品牌建設情況
注重提升品牌管理能力
在工信部和中紡聯的共同推動下,一些企業通過建立品牌培育管理體系,著力優化品牌培育關鍵環節,有效提升了品牌培育管理能力。
“法派”通過優化內部管理流程,減員增效,使員工工資平均增長30%,企業業績也有了較大提升,2015年又提出管理成本降低5%的目標。“小綿羊”家紡成立了企業內部品牌管理機構,設立品牌總監,著力提升品牌培育管理能力。“阿仕頓”以會員制方式進行客戶管理,VIP會員不僅能夠享受更低的價格,而且還能得到品牌的針對性服務。“可可尼”提出“零庫存”理念,用優化供應鏈控制成本,也同樣實現企業增值。
變革零售渠道
線上線下融合發展。面對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品牌企業紛紛主動調整,探索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有的開發線上專款產品,規避內部競爭;有的線上運營新品牌,開拓新市場;有的則認為,線上線下同款同價,才是真正的O2O。“三槍”將線上產品定位年輕化,設計團隊也相應調整,2014年網上銷售額由2013年的6800萬元增長到1.8億元。
SPA模式。快時尚品牌“阿仕頓”實行SPA零售經營模式,加盟商只負責投資,“阿仕頓”統一進行品牌管理;同時,增加店鋪面積,打造500平米以上的超級旗艦店。2014年,“阿仕頓”銷售額增長30%。
生活方式營銷受到推崇。“羅萊”家紡、“小綿羊”家紡設立了生活體驗店,此外,羅萊家紡正在向羅萊家居轉型。“鴻星爾克”在2008年奧運會之后,提出“生活運動”,倡導“美好陽光”,重新定位運動產品,并以“微創新”把產品做到極致,8年實現了業績從4億元增長到60億元。
購物中心化。一些企業主動適應消費者需求,轉變銷售渠道。比如,“九牧王(601566)”開始從百貨商場向購物中心突破。“七匹狼”開始從批發轉向零售,加大直營店規模。
高級定制成為新的增長點。無論是杭州利民中式服裝企業,還是七匹狼男裝企業,都提出了高級定制業務給企業帶來高額回報。“法派”在上海開的定制門店,一度出現排隊現象。“九牧王”褲業是強項,但在高級定制業務中缺乏上裝,為克服這一短板,提出加強合作、差異化發展的需求。鼎盛的“上久楷”品牌也推出了量身定制款式。
來源:中國商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