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江西省新余市舉辦的中國麻紡行業協會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暨七屆一次理事會議上,中國麻紡行業協會許吉祥會長指出,近幾年來中國麻紡行業在科學創新中不斷做大做強,“麻文化”已在社會上逐漸風行起來,中國麻紡行業的整體提升已初見成效。
以“麻文化”重樹行業形象
麻產品千百年來在歐洲一直是貴族的象征,它是品位和質量的代名詞。可是在中國,由于認識和技術問題,麻紡似乎一直上不了檔次。中國麻紡行業協會自2010年以來,先后到亞麻、苧麻、黃麻、漢麻等100多家企業調研,在掌握了大量的行業真實數據和基本情況之后,高舉高打,在行業里大力倡導文化對麻紡行業的促進和提升作用,并確定2014年為“中國麻紡織綠色時尚產品文化年”,為此開展“中國麻紡織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評選推介活動,并舉辦“中國國際麻紡織行業營銷合作論壇會”,加強與歐洲亞大麻協會緊密友好合作,分年度輪流在中國與歐洲召開會議,不斷推進中國麻紡織產品向市場化、國際化、時尚化、品牌化、科學化方向發展。
瞄準歐美等海外市場,抓緊組織制造合格產品擴大對外出口;延伸產業鏈,在組織麻紗線、坯布出口的同時,擴大出口面料、服裝、家用與產業用等產品;提高產品檔次,實行優質優價。近三年,先后組織國內10多家麻紡織、服裝、針織、家訪企業,制做終端產品出口,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品牌效益。
創新技術促轉型升級
為全面提升中國麻紡企業的裝備水平,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在全國選擇了15家企業作為中國麻紡織行業技術裝備創新試點樣板廠。與中國紡織機械與器材協會緊密合作,力促產學研用的深入進行和落地,先后三次召開產、學、研聯盟會議,專題研究苧麻企業生產工藝流程。經過論證提出的“新型苧麻行業工藝技術裝備項目”課題,此項目被列入國家科技部項目計劃,明確要求2014年底前完成并通過驗收,以利于在苧麻行業中推廣應用,促進加快中國麻紡織行業轉型升級進程。
原料問題一直是困擾麻紡織企業的一個大問題。目前,中國亞麻原料90%靠進口;黃麻原料70%以上靠進口;近幾年來,苧麻種植面積萎縮嚴重。針對這種情況,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做了種種努力:于2012年6月在云南昭通市召開“農業現代化科學優質麻紡織原料基地”現場會議,共同探討相關問題;與此同時,給國家財政部和農業部寫申請報告《關于種麻享有糧食同等補貼金額標準》,以充分調動麻農種麻的積極性;在全國選出13家優質麻紡織原料基地,定期總結交流經驗;推廣湖南農業大學種植無刺癢苧麻原料基地辦法,以及黑龍江寧安市雨露大漢麻基地等先進經驗;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姚穆等有關專家講課,邀請法國種植亞麻科技人員來中國傳授經驗,培育優質品種,擴大種植面積,提高質量和單產。
制訂標準 為企業減負
根據工信部要求組建“全國麻紡織行業產品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分別選舉產生了亞麻、苧麻、黃麻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根據麻紡織企業實際需要,對過去老的標準分期分批進行修訂完善,抓緊制訂新的切實可行的麻紡織行業產品技術標準。目前已發布的行業標準有51項,其中:綜合類6項,紗線類18項,織物類19項,制品類8項。同時關注亞麻行業原料技術等級標準制定,主動與歐洲麻紡行業協會磋商溝通,此舉對我國大量從歐洲進口亞麻紡織原料的等級標準與價格標準相配套意義重大,該過程力求做到公正合理、規范透明。
為了替企業減負,中國麻紡行業協會自2010年以來,積極協助麻紡織企業申報國家科技創新、節能減排、低碳環保、設備改造、技術引進、產品開發、調整結構等項目資金30多個。積極向國家稅則委申請爭取降低進口亞麻纖維關稅:從2010年1月開始亞麻關稅由6%降到1%,從2011年1月開始亞麻短纖及廢麻由6%降到1%,降低了企業進口亞麻紡織原料成本。積極為黃麻企業爭取出口產品補貼政策。2012年8月組織相關各方在杭州蕭山召開“為中國勞動力密集型黃麻企業排憂解難研討會”,爭取國家給予黃麻產品出口補貼政策。及時組織制定亞麻原料指導價格標準,與歐洲亞大麻行業協會溝通協調,抑制了原料價格混亂局面。
抓品牌建設 促綠色發展
以開發麻紡織終端產品為突破口,中國麻紡協會組織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業鏈為基礎、產學研相結合的創新聯盟,先后五次組織品牌專家參加研討創建品牌的實施措施。組織有關麻紡織企業推薦人員參加品牌建設培訓班,邀請服裝行業品牌專家授課。堅持以提高產品質量為前提,以麻紡織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不斷提高產品知名度,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多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宣傳麻紡織產品特點,增加透明度,促進提高麻紡織產品市場占有率。
堅持污染排放標準不放松。梳理總結從生產工藝、技術設備上減少污染排放的成功經驗,加強推廣力度。逐步改進陳舊的排放技術設備。出臺紡織印染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推進節能環保先進經驗。
許吉祥認為,中國麻紡織行業目前存在四個方面的問題。即:生產要素成本不斷上升,技術裝備自動化程度低,開發終端產品進度緩慢,國產原料種植面積越來越萎縮。
為此,2015年乃至今后五年中國麻紡行業協會將堅持圍繞“十個創新”開展工作,即:堅持擴展內需市場創新、堅持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創新、堅持改進技術設備創新、堅持調整產品結構創新、堅持建立品牌產品創新、堅持推廣網絡營銷創新、堅持培育優質原料基地創新、堅持搞好節能環保辦法創新、堅持實行現代化科學管理創新、堅持培養重用人才機制創新。
許吉祥說,今后行業必須著力抓好擴大中國內需市場,調整產品結構,提升出口產品檔次,改造更新技術設備,擴種原料面積,制(修)訂產品技術標準,創建推廣品牌產品,完善節能環保方法,爭取國家扶持政策到位,培養引進重用人才。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