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乳企也喝“洋牛奶”進口常溫奶比國產奶便宜


    時間:2014-05-22





      在杭州市區一家大型超市的乳品區,進口牛奶所占的面積約三分之一,更加引人注意的是它們的身價。記者在超市里仔細對比了一下,發現進口常溫奶的價格已經接近、有些甚至低于國產常溫奶。而這個價格對比,在一些電商渠道更為明顯。記者胡軼笛

      進口常溫奶與國產奶價差縮小

      現在,在杭州各大超市的進口奶貨柜上,進口常溫奶的品牌和數量越來越多,來源地包括德國、法國、波蘭、新西蘭等國家。

      仔細算算價格,一些進口常溫奶已經和國產奶相差不大了。一款200ml×12規格包裝的法國進口的全脂常溫牛奶,售價為59元/箱,平均約為2.46元/100ml,相比之下,一些國產的中高端常溫奶價格已經高于進口奶。250ml×12規格包裝的伊利金典系列的常溫奶,價格最高的為76元/箱,圣牧一款同規格的高端常溫奶定價為78元/箱,平均約為2.5-2.6元/100ml。

      在一個電商平臺,200ml×20規格的歐德堡牛奶價格為98.9元/箱,平均約為2.47元/100ml;200ml×24規格的蘭特全脂牛奶108元/箱,平均約為2.25元/100ml。同一平臺上,蒙牛特侖蘇有機奶250ml×12規格價格為72.8元/箱,平均約為2.43元/100ml。

      國內乳企也喝“洋牛奶”

      去年,在國內牛奶普遍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進口液態奶加快涌入國內市場。此前已經頻頻出海尋找奶源的國內乳企,也開始積極布局進口常溫奶。

      此前,伊利乳業通過與意大利斯嘉達公司SterilgardaAlimenti S.p.A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引入進口常溫奶。光明乳業日前也發公告稱,已經與澳大利亞Pactum Dairy Group Pty Limited簽訂產品代加工協議,將利用后者的生產線生產進口UHT牛奶。

      另一方面,洋品牌也在直接進入國內液態奶市場。記者在超市注意到,去年年底退出中國奶粉市場、緊接著又宣布以液態奶重回中國的明治,旗下的巴氏冷鮮奶已經上架,超市定價也低于國內品牌乳企的一些中高端冷鮮奶。

      國產奶“護城河”或將消失

      事實上,相比本土常溫奶,進口常溫奶在成本上已經顯出優勢。據國際牧場聯盟IFCN統計,今年4月份,全球原料奶價格為50.3美元/100公斤,折合人民幣3.11元/公斤。而中國農業部定點監測顯示,5月份第1周國內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為4.19元/公斤,比前一周下降0.2%,同比上漲21.8%。

      去年國內市場出現“奶荒”,數據顯示,2013年原奶價格全年同比上漲10%,12月峰值同比上漲23%。奶價“三級跳”期間,一些低端的液態奶一度在商超中消失。這也給“洋牛奶”進入中國騰出了市場空間。

      來自中乳協的數據是,2010年液態奶進口1.59萬噸,2011年4.05萬噸,2012年9.38萬噸,到2013年液態奶進口已經達到19.5萬噸,其進口增長率高居乳制品品類第一。

      乳業專家王丁棉在此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國內液態奶的市場規模在2000萬噸左右,進口液態奶占有的市場份額只有1%。“進口奶粉剛開始的量也不起眼,但發展的速度卻非常驚人。”王丁棉說。

      有業內人士評論說,進口常溫奶價格低于國產高端產品,意味著運輸半徑帶來的“護城河”快要消失。

      “在未來的20年,中國會加大在全球的乳制品貿易,或將很大程度上依靠乳制品的進口。”澳大利亞邁高集團總經理Gary Helou向當地媒體表示。

    來源:浙江在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