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分辨食用油有分層的食用油可能摻了假


    作者:王 珂    時間:2014-05-12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對食用植物油開展監督抽檢,共抽檢食用植物油樣品2460批次,覆蓋28個生產省份的1534家企業,抽檢了花生油、大豆油、菜籽油、食用調和油等產品。

      抽檢發現,60家生產企業生產的63批次樣品不合格,樣品不合格率為2.6%。檢出不合格的檢測項目為過氧化值、酸值、黃曲霉毒素B1等。

      酸值是油脂的精煉程度和品質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酸值高說明生產企業油脂精煉工藝控制不嚴格,導致油脂精煉程度較低,或由于企業保存不當,導致油脂劣變。酸值高的油脂不宜儲存,也不宜食用。

      過氧化值是衡量油脂氧化酸敗程度的一項指標,越高表明油脂酸敗就越厲害。如發生嚴重的氧化酸敗時,所產生的醛、酮、酸化合物會破壞油脂中的脂溶性維生素,導致腸胃不適。

      黃曲霉毒素主要是黃曲霉產生的代謝產物,在溫暖潮濕地區,晾曬不及時或貯存不當的油料容易生長霉菌而產生黃曲霉毒素。花生最易受黃曲霉毒素污染。

      為更好保障食用油的安全,專家建議消費者挑選、使用時應根據自身的需求、使用范圍,注意以下幾點:

      看色澤。食用植物油的色澤深淺因其品種不同顏色略有差異。品質好的豆油為黃色,花生油為淡黃色或淺橙色;菜籽油為黃中稍綠或金黃色;葵花油為淺黃色。

      看透明度。一般高品質食用油透明度好,無渾濁。常溫下,優質的植物油靜置24小時后,應清晰透明、不混濁、無沉淀、無懸浮物。若食用油有分層現象,可能是摻假的混雜油。

      看等級。目前市場上的食用油都標有純正、精品、純香等字樣,但是這些與產品質量無關,相關食用植物油標準大多規定了產品質量等級,消費者可以通過包裝容器上標識的質量等級來判斷。食用植物油一般按質量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四級,以一級為最好。

      聞氣味。開封后,檢查食用油的氣味是否正常,不應有酸敗味、哈喇味、溶劑味(輕汽油味)、香精香料味。

      另外,食用植物油儲藏也要講究技巧,應盡量存放在避光、陰涼、干燥的地方。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王 珂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