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業陷入"深度調整期" 業績下滑銷售費用反增


    時間:2014-04-29





      告別了十年黃金期,白酒行業迎來了多年不遇的寒冬,而最壞的時候顯然還沒有過去。

      “深度調整期”,頻頻出現在多家上市酒企2013年的年報中。目前,在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中,已有13家披露了2013年年報,實現業績正增長的只有茅臺和青青稞酒兩家酒企。水井坊和酒鬼酒則出現了巨虧。

      曾經與茅臺激烈爭奪“白酒一哥”寶座的五糧液顯然沒有茅臺幸運,業績指標出現了十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2013年,五糧液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為247.19億元和79.73億元,同比下降9.13%和19.75%。

      二三線酒企的業績下滑曾更為嚴重,安徽金種子酒2013年的凈利潤同比下降76.2%,而沱牌舍得去年的凈利潤則下降了96.82%。

      虧損的泥淖中出現了幾家知名酒企的名字。水井坊最新發布的2013年年報顯示,2013年凈利虧損1.54億元。而深受塑化劑困擾以及“億元現金被盜”的酒鬼酒,2013年的虧損也接近4000萬元。 

      業績困境的主要原因是銷售不佳。券商研報顯示,山西汾酒“青花瓷三十年”以上的高端產品,銷售量萎縮超過50%;而沱牌舍得去年庫存量上升71.81%。

      盡管銷售狀況不佳,酒企的銷售費用卻并沒有減少,這是白酒“深度調整期”的綜合征癥狀。“為維護品牌形象及市場份額,公司加大了產品宣傳推廣力度,銷售費用并未因收入下滑而大幅減少”,水井坊在年報中表示。銷售費用大增的還有酒鬼酒和沱牌舍得,沱牌舍得公司2013年銷售費用達到4.44億元,較上年大幅增加56.67%。業內人士指出,白酒公司推新品要增加推廣力度,造成銷售費用大增,費用增加則加劇了酒企的業績下滑。在央視廣告招標的舞臺上,白酒軍團雖然已不復當年神勇,但黃金時段依舊能頻頻見到白酒軍團的身影。

      ■旁白

      最壞的時候還沒到來

      中國酒業協會白酒分會最新的2013年工作報告指出,白酒十年的高增長,在消費、生產、流通等各方面積累了大量問題和矛盾,目前正面臨轉變和改革最重要的節點,預計未來白酒產業的流通結構、產品結構、消費結構等方面都將發生重大變化。

      白酒行業的寒冬何時能過去?業內人士包括券商給出的時間表并不一致。白酒資深從業人員肖竹青表示,白酒行業復蘇取決于庫存的真實消化時間,目前很多代理商庫存的白酒夠賣5年。此外,部分大型白酒上市公司,為了維持增長和保證利潤指標,還會不斷向渠道壓貨。“如果主流白酒廠商仍不斷向渠道壓貨,白酒復蘇的時間還會遙遙無期。”

      白酒行業資深專家晉育峰則認為,白酒企業業績最壞的時候還沒到來。“五糧液、瀘州老窖、汾酒、洋河等一線酒企的一季度銷售收入和凈利潤均大幅下滑,其他企業也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寒冬還沒到,現在僅僅是盤整期,2015年后將更嚴峻。”

      對于白酒行業的復蘇,晉育峰表示,至少要2018年后,最快也得在2017年以后。

    來源:北京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