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醫用食品”這個新興產業能夠健康、穩定、快速地發展,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國臨床營養聯盟2014年4月19日上午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醫用食品發展戰略與政策研討會”,參會人員主要是“醫用食品”產業的專家、學者、相關企業等產業相關人員,與會人員就中國的醫用食品的臨床應用與發展進行了深度的探討。
醫用食品這個產業,與臨床營養學科密不可分,臨床營養是針對各種疾病引起的營養不良和代謝紊亂,通過現代生物檢測技術進行營養診斷,并根據診斷結果使用相應的腸內外營養制劑進行治療的學科,其對臨床疾病的治療和轉歸具有決定性作用。
營養治療是提高床位周轉率、治愈率,降低藥占比及醫療支出的有效途徑,其在疾病的防治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是臨床危重癥病人救治的基礎手段之一,對其他臨床學科的發展有顯著的增益作用。臨床營養學科的建立不僅具有科學意義,也是面向國家戰略需求的具體體現。
2009年,在我國1.4億住院患者中約有40%~50%即5600萬~7000萬患者需要臨床營養診斷與治療,而接受臨床營養系統診斷的患者不足萬人,接受臨床營養干預和治療的患者不足200萬。
國內外臨床研究顯示,住院患者接受臨床營養治療,能縮短住院時間平均4~5天。國內2003年關于上消化道術后給予腸內營養的研究顯示,與常規治療相比,腸內營養支持治療可減少4天住院時間。通過對社區醫院腸內營養治療的研究也得出,比起沒有接受營養支持管理小組服務的腸內營養病人,接受營養支持管理小組的腸內營養病人住院日縮短了11.6%,二次入院率下降了43%。
綜上所述,作為臨床營養中的重要治療手段,腸內營養制劑,就是所說的醫用食品將是一個國利民需的產業。如果有中國特色的醫用食品出現那更是業界希望看到的,特別是通過臨床試驗證明其真實療效的產品,例如一種叫棗環磷酸腺苷的特色醫用食品臨床試驗,2013年在國家體育總局、武警總院等機構做的人體觀察,試驗表明這種產品在對抗缺氧、耐疲勞等方面有效果顯著。在臨床中也用過這個產品,其在腫瘤放化療減毒增效和血液病調理方面效果顯著。科學家研究發現,正常細胞和腫瘤細胞中的環磷酸腺苷含量差異較大,腫瘤細胞內環磷酸腺苷一般明顯低于正常細胞水平,而細胞內環磷酸腺苷降低是引起細胞惡性轉變的重要因素之一,補充環磷酸腺苷后可使腫瘤細胞內和血漿內環磷酸腺苷含量提高,從而抑制腫瘤細胞增殖。
2010年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開展的成年血液病患者血中環磷酸腺苷和環磷酸鳥苷的含量測定分析指出,成年白血病和再障患者血中環磷酸腺苷大多數含量只有常人的60%左右,進一步實驗證明環磷酸腺苷能促進造血干細胞的增殖和分化,從而恢復骨髓干細胞的造血功能。
另外相信隨著醫用食品相關條例的逐步落實,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患者認可營養科的工作,認可臨床營養的重要性,認可醫用食品的價值。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