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在第二屆國際橄欖油高峰論壇上,歐麗薇蘭國際橄欖理事會公布實驗室攜手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聯合權威發布了中國首個《中國市場橄欖油與消費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聯合調研報告》。報告指出,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消費習慣,建議適量增加橄欖油攝入量,替換部分日常的食用油,這一方面有利于植物油消費多樣化,有助于控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和適量減少n-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促進膳食脂肪酸攝入平衡;另一方面有益于增加橄欖多酚等活性物質的攝入,減少過度氧化應激帶來的損傷。國際橄欖理事會油脂化學委員會主席康特(Conte)、中科院外籍院士、豐益首席科學家蔡南海、中國疾病預防與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主任張堅、,歐麗薇蘭總經理陳波、揚州大學教授周曉燕以及來自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內外專家出席此次論壇。
中國首個《中國市場橄欖油與消費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聯合調研報告》儀式現場
歐麗薇蘭在全同范圍內開展橄欖油調研分析
為倡導健康的膳食營養理念,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與歐麗薇蘭國際橄欖理事會(IOC)公布實驗室共同合作,首次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中國市場橄欖油消費者健康及使用需求聯合調研”和“橄欖油營養與健康推動”專項調研與分析,以促進橄欖油在中國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科學應用,更好地服務于居民健康。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主任張堅在論壇上介紹,隨著生活方式的改變,近年來我國居民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狀況日益嚴重。大量研究表明,慢性疾病的流行與膳食結構的改變密切相關。中國居民營養監測數據顯示,有65%的城市居民膳食脂肪供能比超過20%-30%推薦量的上限。膳食中畜肉類食物、植物油的消費量快速增長,全谷類食物攝入大幅下降。這種膳食結構的轉變雖然為改善貧血、低體重等營養不良問題做出了貢獻,但也促成了多種慢性疾病的流行。
張堅表示,本次調研依托歐麗薇蘭國際橄欖理事會公布實驗室這一匯聚全球智慧的國際平臺,引入國際先進的橄欖油檢測標準與方法;專項解讀分析了中國近十年來發布的權威營養報告;結合全國9個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的消費者實地調研,在確保本次調研的權威性、專業性以及客觀性基礎上,發布首個針對中國橄欖油消費的權威報告。根據調研以及分析結果,結合歐麗薇蘭IOC公布實驗室的指導意見,充分借鑒地中海膳食營養改善方面的經驗,提出了建議國人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可用適量橄欖油替換部分日常其他食用油,以促進膳食結構平衡,減少慢性病的發生。這一方面有利于植物油消費多樣化,有助于控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和適量減少n-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促進膳食脂肪酸攝入平衡;另一方面有益于增加橄欖多酚等活性物質的攝入,減少過度氧化應激帶來的損傷。
國際橄欖理事會油脂化學委員會主席康特(Conte)教授接受媒體采訪
國內居民膳食脂肪失衡,需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
近20年來,以橄欖油為主導的地中海膳食,對超重、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疾病的預防作用備受關注,采用地中海膳食模式的人長壽幾率比采用其他膳食模式的人高出20%。豐益全球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蔡南海表示,與西方國家居民膳食飽和脂肪酸攝入量過高不同,我國城鄉居民膳食中飽和脂肪酸的供能比例在 6.0~9.0%之間,低于10%的膳食建議量上限。但我國居民日常消費的主要食用植物油種中亞油酸含量較高,超過了WHO專家委員會建議攝入量的上限,導致了體內膳食脂肪酸失衡,為慢性疾病的爆發埋下了隱患。
以油酸為代表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在維持膳食脂肪酸平衡、預防慢性疾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橄欖油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含有80%左右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油酸,同時含有豐富的橄欖多酚、角鯊烯、維生素E等植物活性物質。因此日常膳食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有益于促進國民體質健康的提升。
對于此次聯合調研,豐益全球研發中心首席科學家蔡南海表示,歐麗薇蘭IOC公布實驗室是亞洲唯一在IOC公布名單中的橄欖油實驗室,其科研、檢測等各項能力均達世界先進水平。在調研中,歐麗薇蘭IOC公布實驗室整合國際專家資源,運用先進的科研技術、分析檢測能力,從中國居民膳食結構、橄欖油營養價值論證、橄欖油烹飪使用方式和橄欖油品質辨別四個方面,系統分析和研究了橄欖油的消費趨勢及其為健康帶來的益處,根據橄欖油在我國居民中的消費情況和特點,給出了我國城市居民應日常增加橄欖油食用的專業消費主張。
歐麗薇蘭聯合烹飪大師推出三道佳肴,推動橄欖油市場發展
同時,基于報告調研結果,為了讓更多的消費者體驗橄欖油烹制食品的美味和魅力,促進國人膳食健康,綜合國人飲食習慣及橄欖油營養價值,國內橄欖油知名品牌歐麗薇蘭積極發揮品牌使命,聯合中國烹飪大師周曉燕研發并推出了三道以特別初榨橄欖油烹制的經典佳肴,既為國人在合理、正確食用橄欖油方面提供了一部切實可行的”白皮書“,也更有效地促進了中國橄欖油市場的發展。
對此,作為國內橄欖油知名品牌的歐麗薇蘭總經理陳波指出,目前國人對特級初榨橄欖油的認知多為涼拌使用。其實橄欖油的烹飪特點是在高溫時化學結構仍能保持穩定,從而可在食物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保護食物的營養成分免遭破壞、防止食物吸收過多脂肪,因此特級初榨橄欖油也適合用在高溫短時類的中式菜品中。
橄欖油紅茶鴨、橄欖油清蒸魚及橄欖油小米八寶飯這三道橄欖油經典菜,均選用特級初榨橄欖油烹制而成。特級初榨橄欖油中富含的單不飽和脂肪酸,能夠有效改善現代人飽和油脂攝入水平普遍偏高的現狀。比如橄欖油紅茶鴨,從口感上,充分考慮了橄欖油特殊的香味可與鴨子香味、茶香、蔥香及甘蔗香味相互補充,使香味更加濃郁、豐富;在烹飪上,鴨子鹵制成熟,出鍋時立即刷上特級初榨橄欖油,以使鴨皮更加紅亮,同時保持鴨肉水分不易揮發,肉質更嫩滑,亦可減少油膩感;在營養上,鴨肉富含有膽固醇,而特級初榨橄欖油中的單不飽和脂肪酸有助于控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促進膳食脂肪酸攝入平衡,另一方面有益于增加橄欖多酚等活性物質的攝入,減少過度氧化應激帶來的損傷。同時可減少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堆積,對心腦疾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歐麗薇蘭希望借助這三道橄欖油經典菜,滿足國人對健康消費的需求,提助國人在橄欖油的消費比例,推動橄欖油行業的品質創新,促進中國橄欖油產業的快速發展,引導和創領全球及中國橄欖油的健康未來,為中國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的生活。
鳳凰衛視美女主持沈星在活動現場接受采訪
活動當天,分眾傳媒創始人江南春、鳳凰衛視女主播沈星現身亮相,以實際行動呼吁國人關注膳食健康。江南春表示膳食脂肪酸攝入平衡對預防慢性疾病具有重要作用,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攝入一事必須馬上提上日程,他呼吁大家為了自己和身邊人的健康,應及早重視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平時多食用橄欖油、堅果油等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品,以減少慢性疾病的發生。
來源:中國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