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餐飲業信息化僅為零售業8-10年前水平


    作者:佟曉群    時間:2014-04-23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2013年中國餐飲產業信息化調查報告》。報告認為,當前全國餐飲業信息化應用處于初級階段,信息化水平明顯滯后,僅相當于國內零售業8-10年前的水平。

      內部運營管理信息化普遍較低

      報告顯示,目前辦公自動化(OA)系統在各行業中普遍應用。但餐飲業對于OA系統的應用比例還不到一半,并且系統利用水平也不高,應用最廣泛的只是文件檔案管理、信息發布、收發郵件等最基礎的事務型功能,信息流程的跟蹤與監控、業務討論、信息集成等有關企業管理、決策支持功能的利用率普遍較低。

      報告顯示,在餐廳前廳運營管理方面,“POS收銀/點菜”普及率達到95%,成為餐飲信息化的“入門級應用”。此外,餐飲企業還在“進銷存”、“會員管理”、“訂貨及配送系統”以及“電子菜譜(點菜器)”等方面引進信息化,但使用率都不是很高。

      特別是連鎖餐飲企業在廚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信息化應用普及率都在4成以下,而且受制于資金或人手等問題,采購物流信息化水平也比較低。

      外部營銷信息化應用廣泛

      報告顯示,隨著營銷信息化的重要性越來越受到重視,餐飲企業初步利用自主信息平臺、第三方信息平臺開展營銷,有1/3以上的企業利用微信微博進行宣傳推廣。作為O2O(線上到線下)新興模式的重要一環,在線預訂也成為企業嘗試與第三方信息平臺合作的新業務。

      總的來看,雖然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發展迅速,但是規模不大。依然有超過40%的餐飲企業沒有參與過團購或電子優惠券業務;預訂方式也是以電話訂餐為主,僅有不到20%的企業推出在線預訂、支付、選座。

      四大問題制約餐飲業信息化

      報告認為,目前全國餐飲業信息化水平還比較低,信息化應用處于初級階段,餐飲業信息技術僅相當于國內零售業8-10年前的水平,而與歐洲、日本等國外餐飲業更是無法比較。報告指出,目前,我國餐飲業信息化主要存在四大問題:

      其一,沒有統一標準。由于缺乏統一的信息化標準,導致餐飲企業內部經常出現“信息孤島”現象。很多餐飲企業不同部門使用來自不同供應商的產品,但每家供應商的標準不統一,導致企業內部信息交流不流暢,給企業帶來很大不便。

      其二,服務供應商實力不強。餐飲業信息化需要一個包含“軟硬件安裝、人員培訓、問題咨詢、內部管控實施、電子商務實施、信息收集、數據挖掘”等內容的綜合性解決方案。但是,目前餐飲信息化服務供應商整體實力不強,呈現“小、散、亂、弱”的特點。報告顯示,被調查的餐飲企業使用的信息化系統達40多個品牌,而排名前十家的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僅為一半。第三方信息平臺供應商大多只是“餐飲信息”服務平臺,并不是“餐飲業信息化”服務平臺,且產品和服務“同質化”嚴重。近一半的企業認為,現有信息化產品功能不完善,系統整合也不完全。

      其三,信息化應用水平不高。調查顯示,大多餐飲企業的財務部門和營銷部門都能夠有效實現信息化管理,但行政、庫房、廚房、采購、人事和后勤等部門信息化應用水平都普遍偏低。

      其四,信息化缺乏專業人才。餐飲業信息化專業人才缺乏已成為突出問題。據調查,40%的餐飲企業都沒有設置信息化部門或人員,還有30%的企業是由其他部門或人員兼職代理。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人才缺乏問題仍然存在。此外,資金短缺、信息化成本較高等,也是阻礙餐飲業信息化發展的重要因素。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佟曉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