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4年國際食品安全大會”在北京拉開序幕。隨著論壇在國內外的影響力不斷提升,全球知名食品企業的管理和科技人員已將大會作為其在食品安全控制體系建設、食品安全與風險交流以及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互動平臺。大會期間,來自貝因美、匯源、杜邦等多家食品企業就如何“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
杜邦營養與健康業務部大中國區總裁李永敬博士:
通力合作實現食品安全的可持續性發展
食品安全是一個全球性問題、而絕不是中國的特色問題。近年來,中國食品安全整體狀況正朝著更好、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不過,實現其可持續性發展,需要通過政府、行業、科學界、媒體和消費者的通力合作,既要構建食品安全大環境,又要加強公眾教育、消除公眾對食品安全狀況的誤解。對于食品生產價值鏈的中游的企業而言,須倡導科學,將微生物檢測和監控設備貫穿整個食品生產價值鏈,共同促進中國食品安全的可持續性發展。
中國匯源果汁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蘇盈福:
管理監控應逐漸做到信息鏈條的完善與透明
食品安全事關消費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應把食品安全作為企業及品牌的生命線。
對果蔬類制品而言,加工原料和供應鏈管理的監控更是確保其安全和品質的關鍵,希望政府監管部門能組織各個企業參與到供應鏈品管信息追蹤平臺的建立和運維,逐漸做到信息鏈條的完善與透明,甚至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查詢到產品的原料來源,知道其源自哪個農場,施過什么樣的肥料,經過怎樣的加工和流通才到達自家餐桌上來的。如此形成的一級級可追溯的信息流,讓一切隱患透明可見,并被迅速檢出,從而為食品安全提供更大程度的保障。
藝康全球資深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王鐵:
中國食品安全最大挑戰來自于微生物污染
中國食品安全的最大挑戰來自于微生物污染;同時,不法商家為了牟利而人為地濫用非法化學添加物也是當前面臨的一大風險。從整個行業來看,應對微生物污染的挑戰,需要實施從農場到餐桌,貫穿整個食品供應鏈的食品安全風險預防;使用食品安全目標管理概念,確保生產更安全的產品。
對于一家食品企業來說,從“七星公約體系”的七個方面:健康引領、誠信負責、組織完備、員工自律、原料品控、工藝嚴格、渠道管著手:控,才能真正保障食品安全。
貝因美嬰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燾:
乳企應積極開展母乳和嬰幼兒營養狀況研究
母乳是嬰兒最好的食物,倡議最初6個月純母乳喂養。從目前來看,我國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質量安全已經得到很大的提升,但重塑消費者對國產乳粉的信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作為對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負首要責任的生產企業,應積極開展母乳和嬰幼兒營養狀況研究,加強產品配方的營養與安全驗證;優選全球乳業資源,建立安全可控的奶源等原輔料供應保障體系;建設符合GMP要求的高水準的專業生產工廠;建立從原料源頭到終端消費者的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和全程可控追蹤追溯體系,切實保證嬰幼兒配方奶粉的營養與安全。
金光集團中國食品總裁周志毅:
把對家人般的呵護貫徹在食品安全的每一環節
食品企業都必須把食品安全的重視放在最重要的高度。食品企業要把對家人一般的呵護貫徹在食品安全的每一個環節、每一次出品。
優質產品源于嚴選:嚴加管控原物料的來源和質量非常重要,對所有原料、資質、標簽等,都要嚴審齊備國家認可的有效資質和第三方檢驗報告等驗證,透過源頭控制從嚴把關;安全產品是設計出來的:食品研發除了要不斷創新滿足消費者需求外,更要提高道德標準及嚴肅參照法規,用制度規范專業;放心產品是制造出來的:強調全員、全過程參與食品安全的品保控制,管理觀念要從傳統的“要結果”,升級為“控過程”。
味好美中國區總裁李裕昌:
完善質控把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食品行業是良心行業。好企業應重視食品安全,為消費者提供味美、質優、安全的調味食品,讓廣大消費者吃的放心。負責任的食品企業無論從原料選擇、供應商的審核、產品設計及產品加工過程控制,始終應該把食品安全放在首位,確保生產中的每一條生產線都有完善的HACCP計劃來確保把食品安全風險降到最低。
濠吉集團暨玖玖愛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嚴俊波:
從創新源頭上保障深加工食品的安全
食品分類愈來愈細,由此而產生的食品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未能從源頭上把控住安全閥門。
大的食品生產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確保食品來源的安全。同時,農業科技創新要與農產品深加工結合起來,確保從創新源頭上保障深加工食品的安全;推進農產品供給方式,機構改革與健全涉及農產品等管理協調部門的追溯機制結合起來,確保食品安全體系的建立。企業應堅持探索標準化的生產模式,從生產源頭的原料種植到原料加工,都致力于建立系統化的安全生產標準。全國各地建立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與農戶采用生產式緊密型合作,從技術上指導農戶去種植各種生產原料。
煙臺欣和企業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姜軍武:
企業須建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體系
產品是否安全,判定尺度其實很簡單:“自己不吃就不要生產,要用良心做產品”。對產品安全和質量的保障,不僅限于生產過程,更是對“從農場到餐桌”TQM的現代食品安全管理。在原料的采購和儲存、中間生產過程、終產品儲存及運輸、銷售終端直到消費者的廚房整個食品鏈中,建立風險評估、風險管理、風險交流為核心的食品安全風險分析體系。全方位確保產品的安全和質量控制,保障產品都具有統一、高標準的安全、質量保障。
來源:中國食品報 作者:王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