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將建立
嬰幼兒配方乳粉電子溯源系統
今年1月份,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管一司司長馬純良在會上表示,嬰幼兒配方乳粉企業要建立并落實原料選購、生產過程、產品銷售全過程的記錄制度,確保產品全過程可追溯。發布不久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年版)》就有一點是“企業要嚴格執行粉狀嬰幼兒配方食品良好的生產規范,建立并落實原料選購、生產過程、產品銷售全過程的記錄制度,確保產品全過程可追溯”。
同月,廣東省政府出臺《廣東省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廣東省將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經營參照藥品管理辦法實行嚴格管理,建設嬰幼兒配方乳粉電子溯源系統,通過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流通、進口等環節數據信息的全覆蓋和互聯互通,達到監管部門、企業、消費者之間的信息互享和交流,實現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經營、消費環節全程可追溯。據悉,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已將加強嬰幼兒配方乳粉質量安全工作列為2014年度食品安全“三打兩治”重點工作之一部署落實,并啟動了省嬰幼兒配方乳粉電子溯源系統建設工作。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人大代表謝子龍也提及建立電子追溯系統的迫切需求。
市場觀察
基本都能追溯到
乳粉成品環節
記者走訪市場發現,已有若干嬰幼兒乳粉國際知名品牌建成電子追溯系統,基本上所有企業的追溯系統都追到“乳粉成品”環節。
記者在天河南二路的華潤萬家超市看到,多美滋算是追溯信息做得較為細致的。900克的3段多美滋金裝優階幼兒配方奶粉包裝底部有一個6位批號,通過這個批號,可以在多美滋奶粉的官網上進行產品追溯。記者嘗試輸入所找到的奶粉批號,找到了該罐奶粉的一系列信息,包括了奶源、原料檢驗、奶粉生產、成品檢驗四個步驟的關鍵信息。其中,“奶源”方面標明是100%全進口的奶源,“原料檢驗”過程中放行團隊的8個員工號也全部可見,隨后“奶粉生產”環節中的具體日期、生產線編號均標出,最后的“檢驗”環節也注明了檢測時間以及多達55項的檢測項目。除了900克包裝的金裝優階幼兒配方奶粉3段外,記者也嘗試用400克包裝的奶粉查詢系列信息,同樣能夠查到具體該罐奶粉的生產、檢測信息。
另一款奶粉美素力也在罐底標明了生產批號,這是可供消費者查詢奶粉信息的依據。記者在查詢時發現,美素佳兒的網站上注明如何尋找生產批號,并提供隨機批號供消費者試用查詢。進入追溯系統之后,記者能夠清晰地看到牧場、飼養、擠奶、生產、包裝、出境檢驗、運輸、入境檢驗、倉儲、銷售商等一系列過程的介紹。但是,詳細到每罐奶粉的信息只有擠奶日期、生產日期、包裝日期、出入境日期等具體日期的說明,再無其他更加細節的介紹。
合生元和素加兩個品牌2013年1月1日以后生產的奶粉有一個12到14位的產品序列號,可以在多個終端登錄平臺登錄追溯。記者將序列號輸入系統,該產品的奶源地、生產國、質檢等關鍵環節的信息呈現出來。
銷售流通追溯尚未建立
馬純良司長曾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企業要確保對產品從原料采購到最終產品及產品銷售所有環節都可有效追溯和召回,實現全過程的追溯”。上游原奶生產、中游乳粉加工、下游貿易和消費是嬰幼兒配方乳粉行業的四大重要環節。從這些重要環節出發,形成電子信息記錄,在乳制品追溯過程中統一“語言”,使各流通節點的信息得以互聯互通,形成質量安全追溯鏈條,變“點監管”為“鏈監管”、“面監管”,將更有利于加強乳制品質量監管,提高乳制品質量。
然后,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真正做到全過程追溯,尤其是下游貿易和消費者追溯的,并無幾多。也就是說,很多追溯可實現從原料到生產成品整個過程,但對一級、二級經銷商追溯體系尚未建立。
對此,多數企業在接受采訪時對此話題避而不談。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企業人士告訴記者,銷售流通環節涉及到計算機系統、機器、人員培訓等一系列內容,一來會增加成本,二來增加麻煩,觸及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微妙關系。
目前,內地奶粉的流通渠道是從乳品企業到經銷商(一級、二級甚至到三四級)到終端銷售,終端銷售包括超市、藥店、市井小店和網店。從經銷商到超市和藥店,這個過程納入監管具有可操作性。但是,小店與網店過于分散且延伸線長,無疑使得追溯的難度指數飆升。有時候,奶粉出現問題的情況也恰恰發生在小店或網店,要么是產品貨源問題,要么是保管不當導致。超市與藥店有具備專業知識的人員對奶粉進行儲存保管,可盡量避免奶粉在保存過程中發生問題,然而小店與網店則是一個盲點所在。人大代表謝子龍曾在調研時看到一家農村小賣部把銷售的嬰幼兒配方奶粉放在太陽底下暴曬兩個小時,發現并非屬于臨時擺放,小賣部的老板認為他賣的奶粉質量沒問題,包裝挺好的。網絡銷售渠道更存在看不見的安全隱患,謝子龍甚至提出“取消網絡銷售這種方式”。
專家論點
網店銷售應建立信用評價體系
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企業剛剛自主建立起電子追溯系統,屬于初步階段,系統不夠完善,存在較大的進步空間,需要陸續跟進完善。據他所了解,關于目前的追溯系統鞏固完善,很多企業認為成本不是最大問題,反而是技術開發沒跟上,也就是“二維碼”技術還達不到要求。此外,系統要細致追溯,將涉及到經銷商管理的問題,對于有的企業來講,這一點很有挑戰性。“一切都需要時間與磨合”。
杜絕小店和網店雜亂地銷售,宋亮認為最好的法子就是設定標準提高奶粉終端銷售的準入門檻。對于網絡銷售奶粉這種新興渠道,宋亮不贊成取消。他說,網絡銷售這種新事物需要的是一個“很好的監管”,需要相應的法律法規來進行規范。他建議采取“終端企業信用評價制度”,可通過發放許可證的方式,對網店進行信用評級。信用好的,政府進行補貼鼓舞,信用不好的,就要取締。也就是說,只允許具有相應經營資質的企業從事網絡銷售嬰幼兒配方乳粉活動。
把控產品質量才是關鍵
“現在追溯系統所提供的信息,連1/10都沒有!”乳業專家王丁棉如是說。目前,追溯系統只能做到階段性,難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程”。他分析,嬰幼兒配方乳粉的原材料多達十來種,其中有一半是基粉,另有一半是綜合物質,綜合物質中有30%~35%是乳清粉,剩余的還有微量元素等。這些成分都是國際采購。出自某國的原材料,它在當地也是從各個牛場中收集而來后混為一體的,想追溯到真正的源頭很難。王丁棉進一步解釋,就奶源來講,目前追溯最多做到“加工廠”,就算能進一步追到加工廠采集原料的來源——牛場,那也只能止步于此,“究竟問題奶源出自誰之手,依然無從得知”。因為,每個牛場由多家散戶組成,牛場送去加工廠的牛奶,是當天散戶們所產的牛奶混在一起,分桶送去,若論追溯,難以追到產自哪家農戶。“除非對牛場進行視頻監控,把牛場生產全過程納入監管范圍內。”
在王丁棉看來,追溯系統實質上只是一種附加手段,要保證奶粉質量安全,還是應當從根本上抓起——對生產過程嚴格把控,對每一個風險點進行控制。“產品質量是建立在對整個生產的控制”。追溯系統更大的意義是提供線索協助破案以及保證消費者知情權。
來源:廣州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