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對薄脆市場進行了暗訪,結果令人揪心。位于豐臺的黑作坊生產環境令人作嘔;有的商販不僅用次油,還反復使用。
無證商販銷售黑心食品,并非新鮮事。監管部門根本不會去查。城管部門去管,多半也是因為其占道經營影響市容,不會去關注食品安全問題。結果導致街頭無證商販成了食品安全監管的盲區。
煎餅薄脆只是冰山一角,街頭食品的安全問題可能遠超我們的想象。街頭食品問題多發,恐怕與我國目前的食品監管機制不健全有關。發達國家,街頭即使有占道經營的,也都領取了合法的營業執照。以在美國大學門前賣肉夾饃、涼皮的洛陽大叔謝云峰為例,他不僅需要考取紐約當地的餐車廚師執照,操作中還要遵循嚴格的管理規定,否則就會被處以嚴厲的罰款。
要解決街頭食品的安全問題,就應該效法國外,要求經營者全部持證上崗,同時加強日常監管。當然,辦證條件可以相對放寬,也不要收太多費用。
來源:中國行業研究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