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衛“舌尖上的安全” 代表呼吁實現無縫監管


    時間:2014-03-07





      近年來,食品安全一直是中國熱門話題。今年全國兩會,多名代表再度圍繞“舌尖上的安全”議題展開討論,矛頭直指監管不利。

      羊肉摻假、乳制品不合格、冰塊細菌超標......2013年,中國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

      “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給老百姓一個滿意的交代,是對政府執政能力的重大考驗。”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5日在北京如是說。

      目前,中國食品行業實行分段監管為主,品種監管為輔的全程監管模式,涉及農業、海洋漁業、商務、質監、檢驗檢疫、工商、衛生等眾多部門,且越到基層監管力量越單薄。

      張天任坦言,食品監管職能過于分散,尤其是多頭監管,權責不清,導致政出多門,標準不一,且各監管部門之間資源整合困難、配合不夠緊密。

      全國人大代表、廣博控股集團董事長王利平亦指出,“分段監管、多部門監管”的形式不僅易造成監管失位,且在執法過程中更存在著交叉和空白地帶,而造成了部門間責任不清、推諉扯皮現象嚴重。

      王利平認為,要加強協調,理順管理部門權限責任,加大聯合執法力度,形成監管合力,做到監管工作無縫銜接。

      張天任建議,原有的“多頭監管”應逐漸向一個或數部門集中監管模式轉變,推行食品安全“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將鎮鄉、街道食品安全納入基層公共安全監管中心建設,對食品安全事故,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實行“一票否決”制。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寧波滕頭村書記傅企平也提出修改《食品安全法》部分條款的建議,達到降低違法生產銷售非法食品入刑門檻的目的,從原先普通食品銷售金額的20萬元人民幣降低到5萬元或者更低。而在無法追究刑事責任的前提下,加大處罰金額,“若要真正起到震懾作用,勢必要讓違法者傾家蕩產。”


    來源:鳳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