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產業轉型餐飲業呼喚“國家戰略”


    時間:2014-03-05





      國“兩會”期間帶來了10個提案,本報記者發現,其中7個提案內容是餐飲業或涉及餐飲業。而在這7個提案中,嚴琦最著急的是如何推進餐飲業轉型升級實現產業化發展。為此,她積極建議應將餐飲業提升為“國家戰略”。

      嚴琦指出,在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前,中國餐飲業長期以來積累的一些問題也逐漸凸顯,主要有:規劃引導缺乏,法規建設滯后,尚未建立嚴格的市場準入制度和強制性標準;產業化程度仍然不高,缺乏技術的標準化和規范化,企業生產經營分散、封閉,難以形成產業化規模;從業人員素質不高,行業地位偏低;經營成本快速攀升,行業負擔日趨嚴重;餐飲對農業產業縱向一體化的拉動作用仍然不夠,產、供、銷一體的產業鏈遠未形成;食品安全形勢依然嚴峻,問題仍然突出。

      嚴琦認為,中國餐飲業如果不注重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僅僅滿足于當手工作坊,在無序的經營狀態中各自為政,就永遠形不成巨人企業,遲早會被如肯德基、麥當勞之類的國際餐飲大鱷所淘汰。

      黨的十八大報告在論述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明確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嚴琦說,這一論述對餐飲業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此她建議,國家應當明確提出餐飲業在產品、服務、人才、資金、信息等方面創新升級的路徑,把增強創新能力與完善現代餐飲服務業的產業體系結合起來,增強創新對產業模式、服務方式轉變的支撐能力,實現餐飲產業向中高端升級、餐飲企業向大眾化轉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基于此,嚴琦吁請國家制定出臺《支持餐飲業轉型發展的若干意見》,把支持餐飲業轉型升級上升為國家戰略;同時建議商務部盡快制定出臺新的“全國餐飲業發展規劃綱要”(2014-2018)。

      把餐飲業提升為“國家戰略”,就應當大力支持餐飲龍頭企業“全產業鏈”建設。嚴琦說,各級政府應積極支持餐飲龍頭企業帶技術、資金和品牌下鄉,從事“從田園到餐桌”的全產業鏈建設。農餐對接,可以帶動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助推新農村建設,提升原材料品質,保障食品安全,還能減少流通環節,降低流通成本,提升企業利潤,實現“惠農、利民、促企”多方共贏局面。為此一是應當大力支持餐飲企業主食加工配送中心(中央廚房)建設,提高菜品的半成品化和成品化率;二是鼓勵行業協會制定完善中餐工業化標準,建立原料配料、烹飪方式、保鮮程序等菜品生產、儲藏過程標準化體系,提高中餐標準化生產程度;三是對大型餐飲企業投資農業的,在土地流轉、農田水利、設備設施添置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及時解決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四是修訂完善農業設施用地政策,對設施農業、規模養殖、觀光農業、生態農業等農業設施用地的性質權屬、用途范圍、指標標準、報批程序、責任追究等作出明確規定,簡化審批手續,探索設施用地的資本化。

      針對企業經營環境面臨的問題,嚴琦認為切實降低餐飲企業稅費負擔已成當務之急。

      她介紹說,餐飲業需繳納營業稅、城建稅、企業所得稅等12種涉稅項目。餐飲業屬于服務業,同屬服務業的電影院、運輸業、裝潢業、建筑安裝業和通信服務等行業的營業稅均為3%,而餐飲業的營業稅高達5%。此外,餐飲業還要繳納公安、消防、環保、衛生、質監等各種各樣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另外,餐飲業用水用電價格高居不下,行業反映十分強烈,卻一直得不到解決。嚴琦同時還建議加大對快餐、早餐企業的扶持力度。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