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進口葡萄酒成為推動浙江溫州口岸進口消費品的主力軍,其貨值占溫州口岸進口消費品權重近60%。其中來自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傳統產區的進口量依然保持主導地位,比重超過80%,但同比份額有所下降。智利、澳大利亞等新產區的葡萄酒由于性價比相對較高,進口量增幅超過了傳統產區。而從進口品種分析,進口增量主要來自CIF,即成本加保險費加運費4歐元以下的品種。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進口葡萄酒流通與投資市場深度調研與運營模式分析報告》,從去年年底開始,中高端酒業銷量大約下降3成。而低端葡萄酒的銷量非但沒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
去年下半年以來,在低端葡萄酒市場,進口葡萄酒與國產葡萄酒的份額比已經接近7∶3,而以往在低端市場,國產葡萄酒占有絕對優勢。業內人士說,國內高端酒市場低迷,讓不少國外葡萄酒商都瞄準了國內的低端葡萄酒市場。進口葡萄酒的進口量多了,進口價低了,進口國多了,進口葡萄酒更多地走進了普通消費市場。
受進口葡萄酒低價策略的影響,國產葡萄酒價格也有所松動。但國產葡萄酒的利潤空間并不大,故而降價空間有限。同時國內消費者對葡萄酒的品鑒知識還較為缺乏,使得低端進口葡萄酒搶占市場存在優勢。由于葡萄酒是舶來品,國內的葡萄酒市場對進口產品有種天然的“好感”。
來源:中國質量報 作者:王 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