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葡萄酒價漸低 國內廠商壓力激增


    作者:梁紅舉    時間:2014-02-28





      進口葡萄酒降價多

      “168元買一支送一支”、“進口葡萄酒并不貴”,隨著葡萄酒電商的興起及進口葡萄酒價格的不斷下降,即使在全國各大超市,隨處也可見百元及百元以下的進口葡萄酒,而電商的葡萄酒則更便宜,幾十元一支的比比皆是,國產酒商超、渠道的價格優勢正逐漸被吞噬。文/圖記者 梁紅舉

      進口葡萄酒價漸低

      在一德路,多家酒商在柜臺前掛出醒目的招貼:“進口葡萄酒,168元兩支”。“這不算便宜,電商更便宜。”廣州一家酒吧的采購總監寧先生告訴記者,電商甚至有70多元的正品進口葡萄酒。

      以前,國產葡萄酒與進口葡萄酒之間的市場價格層次分明。國產葡萄酒依據本土優勢,低成本運作,利用價格開拓市場,結合白酒的渠道運營策略,使商超渠道成為國產葡萄酒的主陣地。而進口葡萄酒主要依賴于專業的進口酒商,走連鎖店、夜場、會所等渠道,以團購為主要購買方式。但隨著消費的升級和關稅的降低以及貿易免稅區的建立,進口葡萄酒的價格越來越低,特別是美國、澳大利亞、智利等新世界的葡萄酒。

      國內廠商壓力激增

      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及果露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表示,近年來, 我國從歐盟進口葡萄酒數量急劇增長,2009年到2012年,我國從歐盟進口葡萄酒由6.4萬千升上升到25.7萬千升,年復合增長率達到59.83%。 2012年,從歐盟進口的葡萄酒數量占我國進口葡萄酒的60.37%,占我國葡萄酒消費量的14.22%。相關數據顯示,進口葡萄酒品牌在市場中的占比不斷上升,預計到2015年,中國葡萄酒市場將達到1000億元規模,屆時,進口葡萄酒將占到整個市場規模的40%以上。業界人士表示,這意味著未來國產葡萄酒品牌將會遭受更為嚴重的沖擊。“幾乎所有中國葡萄酒企業都強烈感受到了來自歐盟進口葡萄酒的沖擊,經營狀況、經營業績和市場份額下滑嚴重。”

      2012年8月,中國酒業協會就向商務部遞交申請,要求商務部對原產于歐盟的進口葡萄酒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的“雙反”調查,因為歐盟為葡萄酒產業提供大量補貼和對中國大量低價出口,已經嚴重威脅到國產葡萄酒的生存與發展,但迄今,“雙反”結果如何尚未確定。

      在這場長期的博弈中,國產葡萄酒企業必須找到有效的反抗方式,否則會在進口葡萄酒的重拳出擊下進入危途。

    來源:廣州日報  梁紅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