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并購潮來襲小型企業將陸續被淘汰


    時間:2014-02-19





      受宏觀經濟下行加上三公消費限令等政策的影響,白酒行業業績下滑嚴重,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不過產業調整并沒有影響業內業外并購的熱情,白酒業受到各方資本青睞。業內人士表示,未來幾年白酒行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小型白酒企業將陸續被淘汰,行業內并購和重組將成為白酒業發展的大趨勢。

      白酒業績下滑嚴重

      受到行業調整的影響,白酒上市公司普遍度過了異常困難的2013年,整體業績承壓明顯。從幾家酒企已經發布的業績快報來看,這些上市公司去年的凈利潤普遍下滑嚴重,水井坊和酒鬼酒都出現巨虧。

      水井坊2013年前三季度水井坊的凈利潤為0.35億元,這意味著第四季度水井坊虧損范圍為1.59億至1.95億元。若考慮水井坊2013年獲得的補貼等非經常性損益,其白酒業務的下滑幅度更大。同樣虧損的還有酒鬼酒,公司預計2013年凈利潤虧損6800萬元至7800萬元,凈利潤同比下降113.72%至115.74%。對酒鬼酒而言,高端酒“受創”是酒鬼酒業績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通過比較2012年年報和2013年半年報可以發現,在2012年,中高端產品線——酒鬼酒系列的營業收入一度高達13.79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83.68%。不過去年上半年,酒鬼酒系列的營業收入就下滑到2.958億元。

      不僅是酒鬼酒,已披露的業績預告顯示,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仍在繼續。沱牌舍得1月29日發布業績預減公告稱,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2013年年度實現凈利潤同比將減少80%到100%。金種子酒預計2013年業績下滑60%到80%。洋河股份預計2013年凈利潤同比下降幅度不超過20%。瀘州老窖的營業收入也在激烈的競爭中,從同比正增長變成同比下滑,凈利潤下滑21.55%。

      政策對高端白酒的打壓和費用增加成為業績下滑主要因素。水井坊、酒鬼酒和沱牌舍得紛紛表示,受宏觀環境和市場環境影響,白酒尚處于深度調整期,公司高檔酒銷售下滑。公司導入新的消費產品要增加推廣力度,造成銷售費用大增,從而導致凈利潤減少。

      而據商務部公布2013年白酒上半年數據也顯示,規模以上企業銷售收入2402.13億元,同比增10.71%;累計實現利潤399.09億元,同比增長0.57%,利潤增速出現大幅下滑,并呈現逐月下降態勢。

      產能過剩集中爆發

      業內人士表示,2013年還只是白酒行業調整的元年,未來白酒行業發展趨勢將進入最艱難時期,面臨更深層次的調整。

      “2014年白酒會更冷,屆時白酒產能擴張問題將變得更加明顯,而這一周期性的調整時間最短三年,最長則要達到五年。”瀘州老窖總裁張良在2013年11月29日舉辦的中國白酒東方論壇上表示。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朱中玉也同樣在會上表達了對目前白酒行業“產能過剩和投資過剩”的看法。

      根據《中國釀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全行業將實現釀酒總產量8120萬千升,其中白酒行業預計產量將達到960萬千升,銷售收入達到4300億元。但在“十二五”開局年的2011年,中國的白酒產量就高達1025.6萬千升,提前完成了既定產量額。也就是說,在2011年,中國的白酒產量已經提前4年,超額完成了2015年的規劃目標。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員表示,從總量上看,白酒行業產能過剩、供大于求的狀況已經非常突出。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表示了對白酒產能過剩的擔憂。他說,“黃金十年白酒行業的高增長、高贏利成了瘋狂的代名詞,酒廠、投行紛紛投資擴建白酒產能,但前幾年白酒業高增長、高盈利掩蓋了白酒產能過剩,眾多的白酒產量被轉移到經銷商手中,白酒產業庫存嚴重。”

      同時,出于GDP、稅收及社會就業增長考慮,地方政府成了白酒產量飛速增長的最大推手。以全國幾個白酒主要產區為例,四川省制定的白酒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打造宜賓、瀘州兩個白酒千億產業基地,到2015年末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0億元;湖北省政府則提出將在宜昌、荊州和襄陽三市做大做強稻花香、枝江、白云邊等優勢企業,以該三市為中心,打造成鄂西北白酒“金三角”;貴州省白酒重鎮仁懷市,提出要爭取在2015年確保全市白酒產量較“十一五”末翻兩番,白酒工業總產值力爭達到1000億元相比于2010的水平超過4倍。

      白酒行業資深經理人晉育鋒也表示,“過去幾年在高增長背景下,包括茅臺鎮、四川宜賓、瀘州、湖北等幾個重要的白酒產區盲目投資,這些產能都會在2014年集中釋放,新的大周期即將來臨。”

      “白酒行業產能規劃明顯冒進,品牌企業產能擴張速度極快,到2014年酒產能集中釋放后,白酒行業過剩局面難以避免,特別是中高端白酒產能過剩壓力尤大。受此影響,白酒企業不僅產量增速下滑,收入和利潤增速仍將放緩,虧損面繼續增大。”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中小酒企將現倒閉潮

      行業寒冬的應對之策,各企業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押寶”中低價位的產品,這也正是行業內專家所共同認為的“白酒消費應回歸理性”。同時年輕消費者開始被白酒企業納入主攻消費對象,低度酒、時尚白酒、小包裝酒概念被炒熱。

      2013年7月,五糧液高調推出五糧特曲精品、五糧特曲、五糧頭曲新品,售價定為200~500元/瓶之間。其中,各品牌自然是看到了中端市場龐大的消費空間,同時,企業也希望通過增加大眾消費來彌補高端需求的減少。

      2013年年底,西鳳酒推出100毫升裝、價格在15元/瓶—18元/瓶之間的西鳳小酒,西鳳古酒營銷中心將負責新產品的推廣。至此,西鳳酒正式形成全線覆蓋高、中、低端市場的產品體系。同時,西鳳酒集團推出一款名為“鳳翔燒”的新品頗受矚目,它的價位在50元/瓶以下。

      白酒營銷專家鐵犁表示,一線酒企產品的價格回落,給二三線酒企產品的銷售和生存帶來了極大的壓力。“在過去的行業發展中,所處行業地位不同,一二三線酒企的產品價格也就有所差別。如今具有品牌優勢的一線酒企價格下行,勢必會對二三線酒企產生沖擊。市場和渠道方面都有,因為同等價位下,消費者或更傾向于選擇大品牌的產品,商超及經銷商也更愿意和一線酒企合作。”

      目前我國白酒生產企業約有1.8萬家,其中獲得生產許可證的企業僅有8000余家,而稱得上規模企業的不足2000家。鐵犁表示,隨著白酒行業的調整,一大批生產落后、結構不優質的中小型白酒企業將被淘汰,一些小品牌將受到一線品牌和地方強勢品牌的市場擠壓,市場空間也會越來越小。

      而此前,在1998年~2004年的上一次酒行業低谷中,大批小酒廠紛紛轉產或倒閉,一些風光一時的酒企走向沒落,典型的如以秦池、孔府家為代表的山東軍團。

      肖竹青也表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白酒市場整體在萎縮,各大酒企今年首要任務就是搶份額,競爭的加劇必然淘汰一大批企業。縣級酒廠、邊緣化酒企、基酒廠這三類酒企將最先受到沖擊。

      “以往縣級酒廠靠一個縣級,市場能做到幾千萬,靠一個地級市場做到幾個億,但隨著一二線酒企將渠道、服務下沉到縣城、鄉鎮,縣級酒廠將直面一二線酒企的競爭,其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一線酒廠、區域龍頭酒廠都有著自己的核心市場,在某一區域占絕對領導的地域。如西鳳在陜西、洋河在江蘇都有幾十億的年銷售額,抗風險能力強。邊緣的酒企抗風險能力弱,缺乏忠誠的消費者,品牌影響力弱,受沖擊也很大。基酒廠隨著今年產能大爆發也將面臨倒閉潮。”肖竹青說。

      白酒業并購提速

      “白酒行業確實需要死掉一大批企業,才能形成類似全球白酒巨頭帝亞吉歐模式的多品牌運營商。”鐵犁認為,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未來三年到五年將是白酒行業的整合期,白酒行業或許會經歷一場“大浪淘沙”,白酒行業間的并購成為一個趨勢和常態。

      “白酒行業排名前十位企業的市場總額仍偏低,未來行業性整合必會出現。一個規范性、成熟發展的產業,其前十大企業的產銷額應占到總額的70%至80%,而我國白酒行業前十位企業的市場額度目前尚不到20%,行業處于調整期也為并購創造較好的條件。”鐵犁說。

      實際上,在2013年白酒行業并購潮已經開始涌起。2013年7月,帝亞吉歐并購水井坊。2013年8月,五糧液注資河北永不分梨酒業。同年8月,瀘州老窖華北基地在河北開工。2013年9月娃哈哈與貴州政府簽訂協議,注資150億元,投資酒業。同年9月,天津榮程集團與瀘州合江縣政府簽訂協議,投資120億元白酒項目。10月,中國平安集團入股宜賓紅樓夢酒業,注資5億元。

      肖竹青表示,未來白酒行業進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階段。隨著白酒行業持續調整,白酒行業的產品結構進行調整,白酒的消費市場改變。2014年,白酒行業并購大潮持續進行,并且持續加快,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白酒行業資深營銷人士舒國華稱,日前食藥監局要求加強白酒質量監督管理,進一步完善退出機制,從目前看,有3000家小白酒企業將收到死亡通知書,白酒行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鐵犁還認為,酒行業目前估值較低,各方資本忙著來抄底,這說明各方看中了酒業未來的潛力。未來并購重組路徑,既有同業整合,也有業外資本的投資重組,并購重組也將深刻地改變著白酒行業的品牌格局。“未來并購重組主要有三種主體,一是行業上市公司及區域龍頭企業,如茅臺、五糧液等;二是業外資本,如娃哈哈、中糧、投資機構等;三是外國資本,如帝亞吉歐。1億~10億規模的酒企或將成為首輪被兼并重組的對象。”

    來源:京華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