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先是關于茅臺鎮大量中小企業停產的消息引發業界關注,再有一則“茅臺鎮某原酒企業待售”的消息震驚業界。諸多人士紛紛猜測,這樣的案例是否會成為行業兼并重組的前奏?
實際上,即便在之前的黃金十年,白酒行業的兼并重組一直都在小范圍進行,當2013年的危機造成深重影響之后,擔負著之前產能盲目擴張壓力的諸多中小企業,是否在2014年迎來被收購的命運,這成為很多人士關注的焦點。
2013行業兼并案,資本大鱷小試牛刀
正因為危機期的2013年度早已發生資本兼并案,因此業界對于2014年度會否發生兼并大潮就頗為期待。
2013年的白酒行業并購案,體現了多元化的色彩——既有業內資本的跑馬圈地,也有業外資本的涉足,這也讓行業對今后的并購重組產生了更多聯想。
2013年8月,五糧液以2.55億元投資河北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占其51%的股份,從而完成首個跨省并購,并計劃在河北建立白酒灌裝工業園,預計總投資60億元。
在這之前,五糧液將要跨區域并購的信息就被業界頻傳,據稱,五糧液主要瞄準的是區域型白酒企業,五糧液將會利用自身基酒多、釀酒技術先進的優勢,加上目標企業在原有根據地市場的渠道優勢,提高產量,擴大市場。五糧液集團董事長唐橋也表示,這種跨區域的并購行為將成為五糧液戰略轉型的重要一環。
業界人士楊永華認為,五糧液在危機之中收購區域企業,反映的是其持續擴大市場份額的欲望。
除了這一則同業并購案之外,業外資本也紛紛在2013這一關鍵年進入白酒行業。
天津榮程集團傳來進軍白酒行業的消息,據稱該公司進軍白酒業欲打造酒業航母,在全國多地選址布局,將主要通過收購當地酒企、擴建生產線的方式來完成。
2013年10月,平安信托以5億資產入股四川宜賓紅樓夢酒業。同期之中,快消品行業的領頭羊娃哈哈也宣布進入白酒行業,欲在貴州仁懷打造醬酒產業基地。
在行業觀察者看來,吸引如此之多的業外資本進入到白酒行業,在于較高的利潤率。
“相比其它產業領域,白酒行業較高的利潤率是關鍵。”營銷專家田震認為,以娃哈哈為例,雖然其體量遠超很多白酒企業,已經構建了遍布全國的渠道體系,但是飲料業較低的利潤率成為瓶頸,而娃哈哈近年來也未能推出成功的產品,在多元化戰略的推動下,其開始利用資本、渠道優勢進入到利潤率較高的白酒領域,期望有所斬獲。
但值得注意的是,白酒行業內以擅長資本運作著稱的華澤,在2013年度卻鮮有動作,目前也未見其有任何的并購意向。
“華澤擅長逢低買入。”資深白酒經理人晉育鋒認為,華澤在過去有多個成功并購案例,都是在行業處于低谷、企業資產處于低谷的時候買入,往往僅用幾千萬元就成功并入一個企業。而如今正處于企業資產高點。
盡管白酒行業已經在2013年出現了多個并購或投資案例,但觀察者認為,這幾個案例并不能代表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向,實際上,以并購的資產額而論,其在行業中的占比還很小,影響力還不足以影響全局。
2014大規模兼并重組不會立即發生
無論是基于目前行業資產尚處于高點的理由,還是基于對行業發展規律的客觀判斷,部分業界觀察者都不認同這種預期中的大規模重組在當下發生。
“2014年或許會發生小規模的兼并重組事件,但是大規模兼并的浪潮要到2015年之后了。”晉育鋒認為,行業危機僅僅發生一年有余,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資產尚處于高點,不符合投資者逢低買入的基本原則。
另一方面,在晉育鋒看來,2014年會延續2013年的危機與調整,尚未造就這種企業“扛不住”的狀況。
2013年10月,平安信托以5億元的價格入股紅樓夢酒業,以25%的占股比例完成對于白酒行業的一宗投資。據業界人士分析,紅樓夢酒業總資產估值20億元,其資產核心就在于該企業龐大的原酒儲存。
“2013年很多企業的資產處于高點。”晉育鋒表示,原酒就是這些企業的核心資產,而目前原酒報價較高。以四川諸多原酒企業為例,其原酒估計普遍在6萬元/千升左右。而根據當年度企業實際貿易表現來看,普通的原酒價格約在2.8萬/千升,較為優質的原酒價格約在4萬元/千升~5萬元/千升,最好的可用來作調味酒的原酒價格應在8萬元/千升。
也就是說,目前對于部分白酒企業的資產估值中,原酒6萬元/千升的價格偏高。
觀察者認為,隨著2014年行業危機持續發酵,對于區域型企業的影響力會超出預期,他們的利潤率持續下滑,之前的大幅擴張會造成如今的負擔。到了2014年下半年或2015年,才會大規模出現“扛不住”的狀況。
正是基于這種判斷,晉育鋒認為,大規模的兼并重組不會立即發生,一切會在2015年見分曉。
上海觀峰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永華則從產業發展周期的層面肯定了這種說法。他認為,目前白酒行業尚處于提高產業集中度的初級階段,而這種大規模的兼并重組會在后期階段發生。
“大規模兼并重組的第一個節奏是市場份額的拉差。”楊永華認為,只有那些領袖型的企業攫取了大量市場份額之后,才會真正展開圈地運動,也就是兼并重組。
“目前一線企業與二三線企業之間的市場份額已經拉開,但是還沒有達到集中度高的程度。”楊永華表示,“在2013年到2014年間,一線企業展開腰部運動,頻頻推出中低價位新品,表面上看是在應對高端銷售下滑的危機,實際上,則是一種兼并重組前的隱性戰略。”
也就是說,這些企業通過推出中低價位的新品,進一步侵蝕區域型企業的市場份額,侵占區域型企業的根據地,從而為今后真正的兼并重組形成鋪墊。
在快消品領域,這樣的案例并不少見,2008年之前,啤酒行業處于市場份額拉差階段,到了2010~2011年,與二線企業拉開距離的部分領袖型企業一舉完成兼并重組,從而大大提高了啤酒行業的產業集中度。
業外資本或將成為未來并購主流
2014年只是2013年的延續,一方面危機繼續加重,引發行業的分化。一線企業繼續穩定高端品系、調整廠商關系,二線企業憑借原本的地域優勢價格優勢堅持固守,三線企業繼續掙扎,扛不住的早早倒下。另一方面,一線企業延伸產品線,強化對區域品牌的重壓之石,二線企業在固守之中又有所擴張。
無論是從企業資產的起落來看,還是從行業發展周期來看,2015年之后,這種預期中的大規模兼并重組潮才會真正來臨,而主導者將會是業外資本。
晉育鋒認為,對白酒行業而言,并購重組是必需的發展階段,最終將會提高白酒行業的產業集中度,會出現類似于帝亞吉歐這樣類型的大企業。在這個過程中,并購重組的路徑方式值得關注。
“并購重組路徑,既有同業整合,也有業外資本的投資重組,更有機構性投資方式,例如VCVentureCapital,即風投與PEPrivateEquity,即私募股權投資投資。”晉育鋒這樣闡述他推測之中的產業重組場景。
在晉育鋒看來,首先出現的是產業型投資,包括央企會大量介入。其中最有可能的投資者當屬中糧集團——因為其一心打造農副產品的全產業鏈條,而其在白酒產業方面目前處于欠缺狀態。未來或將投資收購目標瞄準在20億元銷售規模的區域型白酒企業身上。
還有其它一般性產業投資重組者,例如聯想、榮程鋼鐵等這樣的企業,他們多出于多元化的需要而介入白酒行業,聯想目前暫無動作,但并不排除在兩三年后再次出手。
而類似于娃哈哈這樣的相關產業的多元化投資主體,也將代表一個重要方向,因為他們可以利用相關性產業渠道優勢,來達成兼并重組的功效。
產業型投資者之中,同業投資也會是一個重點,包括五糧液、洋河、瀘州老窖這樣具備資本運作能力的大型一線企業將會是領頭者。當相對而言,白酒行業之中具備資本運作能力的企業寥寥,這樣的產業型投資者當以業外資本為主體。
其次最為重要的就是機構性投資,包括VC與PE投資之類。中信、平安信托等機構就是此類的代表。而股市發審制度的調整,也為其它一些資本介入白酒行業提供了可能。
晉育鋒就兼并重組的走向判斷說:“最后的結果是,前幾年為逐利而來的投機性熱錢會逐步退出,造成行業的波動,但是真正的產業型投資、機構性投資會占據多數,業外資本起到最重要的作用。”
而楊永華也認為,未來的兼并重組會首先在10億元~30億元規模的企業間展開。最終會提升產業集中度,留下的企業,要么是占據絕大多數市場份額的領袖型企業,要么是依靠區域市場一隅之地存活的袖珍型企業。
來源:中國酒業新聞網 作者:楊孟涵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