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有機食品行業發展迅速,有機食品贏得了許多消費者青睞。但隨著有機食品的日益走俏,一些不法商販看到了有機食品的“商機”,利用有機產品的高價創造黑色收益,為有機產業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有人提出“能否通過讓有機食品的價格貼近一般產品來遏制造假”?肯定不行。有機食品的價格是很難降下來的。有機食品之所以有些貴,是因為有機產業確實是個前期投入大、慢工出細活的“行當”。事實上,有機農業是注重環保、治理土地重金屬污染的一種好的模式,也是健康營養的高端產品。但最大的難題在于顧客的購買欲望與價格之間的反差,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有機食品的消費群體。
消費者在購買有機食品時,一方面要了解國家有機認證體系;另一方面要查看有機食品的“有機標志”和17位數字組成的“有機碼”,根據“有機碼”登錄“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進行驗證,或者到國家認監委的中國有機認證公共服務專欄輸入查詢,這樣才能確定所買的有機食品是不是真正的“有機”。
來源: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