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轉型 中國乳企不得不面對的選擇


    時間:2014-01-26





      上個月,號稱“史上最嚴細則”規定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許可審查細則2013版》出臺。根據規劃,未來兩到三年,將有部分乳企遭到淘汰,初步預計128家企業中,有近三分之一退出,其中以小企業居多。

      據記者了解,2014年1月至2015年年底將是兼并重組的關鍵貫徹階段,將推動國內配方乳粉企業全部完成改造及認證。2014年,在這個奶源格局多變的過渡期,中國乳制品企業將何去何從?近日,記者在“遠見2014”財經峰會上,就此采訪了相關企業、行業的負責人。

      奶源競爭和短缺為轉型吹響“集結號”

      中國乳業在2013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奶源的競爭和短缺,引起了行業的價格上漲。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呂淑芹認為,其背后的五種推力不容小視。一是中國的肉牛價格上漲,使一些待產的奶牛被宰殺,造成全國的奶牛數量下降;二是2000年到2012年,奶源量的上漲和企業發展、消費需求的增長,形成了剪刀差;三是國際品牌相繼出現質量問題,造成進口原料組織品的限制,使一些國際品牌的生產也加入到國內奶源的競爭當中,加劇了國內奶源的競爭態勢;四是企業生產成本上漲;五是國家更加規范市場競爭的秩序。

      國家整頓奶源的一系列舉措,包括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力度的加大,促使乳品企業不僅對產品經營結構進行了調整,而且更加重視奶源基地的建設,擴大自控和自有奶源。

      在2013年嚴重奶荒的風潮中,蒙牛也不能幸免。談及應對之策,蒙牛乳業助理副總裁王艷松說,蒙牛首先是提高合作伙伴的供給能力,加大產業的附加值,同時保障奶源的高品質,調整產品結構。蒙牛希望能夠開發出更多消費者喜歡的奶制品。

      增強消費者信心成為乳企轉型的關鍵

      去年上半年以來,通過公布國產乳制品、嬰幼兒乳粉的檢驗合格率,宣傳乳制品行業整改情況,歡迎消費者參觀企業等一系列措施,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有所提升。

      在2014年,怎樣才能進一步轉變消費者對中國奶粉企業的看法?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冷友斌說,首先要加強自身管理,提高產品品質;其次政府要加強行業規范,振奮消費者的信心。

      “中國不缺好奶粉,缺少的是信任。”黑龍江完達山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余寧江介紹說,完達山已經獲得了中國綠色食品乳品基地的稱號,奶源基地19項生態指標均達到了國際標準。

      要提升消費者的信任,余寧江認為必須“三管齊下”。第一,要政府引導。2012年中國乳業走入低谷,2013年9月28日,工信部等19個部委公布了6個品牌,包括伊利、蒙牛、完達山、飛鶴等,宣布中國有好奶粉,經得起監督,這對企業是個巨大的支持。第二,企業要負責。企業運行過程中只有嚴格執行標準,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這是企業在市場上立足的根本。第三,在生產、銷售、原料的收集等環節,要經得起輿論監督。

      家庭牧場是否會成為企業奶源供應的主要來源

      去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鼓勵發展“家庭農場”,家庭農場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家庭牧場和合作社成為2013年乳制品行業流行的發展模式。

      冷友斌說,2001年創業以后,他就開始抓奶源,前期是抓奶站,從2005年開始,辦規模性的牧場,2007年建了兩個大型牧場,目前是大、中、小牧場、合作社四種模式,近期在做企業領辦大小牧場和合作社。

      “我認為我的企業有責任去幫助小牧場和合作社來做優質的奶源,我們把小牧場主、縣委書記領到日本觀摩,和以色列牧場合作辦培訓班,教小牧場如何養牛,如何運用科技提高單產、提高奶的品質。我們成立項目辦,80%是為這些中小牧場和大牧場跑服務。”冷友斌說。

      與此同時,在國內發展的西方品牌也意識到了家庭牧場的重要性。雀巢大中華區集團事務副總裁董玉國說,雀巢采用加奶模式是全產業鏈管理。在中國乃至全世界,不僅僅在乳業,也在其他方面,雀巢都采用了這種模式,其核心是企業不通過中間環節,直接和奶戶、農戶打交道,為農戶提供支持,從農戶手中采購原材料。它的優點在于,企業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原材料的品質和質量。但由于中國奶牛養殖以小戶、散戶居多,雀巢也正在向規模化轉移。雀巢在中國建有三個奶區,包括黑龍江、呼倫貝爾、山東,并且建設了奶牛養殖培訓中心,覆蓋了三個不同規模的牧場。雀巢想通過這些示范牧場,讓奶戶向更大的規模過渡,使家庭牧場成為今后主要奶源供應之一。

      乳制品企業對國際化有著不同的認識

      不久前,光明食品(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瑪納森食品公司剛確定收購西澳乳企,光明食品集團加快了國際化步伐。

      2014年,中國的乳制品企業在國際化方面是否會加快步伐,不同企業有著不同的認識。

      呂淑芹介紹,走出去是每個想發展壯大的企業必須邁出的一步,三元也不例外,選擇往哪走,跟誰合作,如何合作,是下一步要考慮的。

      “中國的乳業已不再是食品安全的問題,蒙牛的發展方向,是如何為消費者提供更完美的產品。”王艷松說,公司希望引入國際元素,在產品的開發上加強合作,讓更多的中國消費者有機會享受更多更優質的國際化產品。目前他們跟新西蘭合作,希望能夠進行系統化的乳業管理,使每天的工作更科學、更加有保證。同時,也希望國內企業能夠強強合作,在奶粉上優勢互補。

      老牌的國有企業完達山更希望打開市場,余寧江說,完達山品牌價值在中國乳業已排到第三位,愿意敞開胸懷,揚長補短。他希望有一個營銷團隊進入企業,打開更廣的市場。在這一過程中,乳業企業不是誰吃掉誰,而是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

      飛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尋求的則是資金。冷友斌說,飛鶴從自建產業鏈,到打造國際化品質,是希望能把最好的乳業引到中國來,讓國外企業可以看到飛鶴的資源、品質、團隊等等。

      對于跨國公司雀巢而言,更重要的是本土化。董玉國說,雀巢公司的經營模式是開發當地奶源,把工廠建到離奶源最近的地方,縮短產業鏈,以使其在成本和品質控制上具備優勢。實際上,雀巢于1987年在雙城市開設在華第一家工廠,并于1990年投產,這中間的三年就是在開發奶源基地。作為一個跨國公司,雀巢的產品線比較廣,他希望通過合作,使雀巢獲得更多本土化的好經驗和好做法。


    來源:科技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