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管制下我國白酒行業轉型


    時間:2014-01-21





      2013對于白酒企業來說是陣痛的一年。決策層出臺的“八項規定”、“禁酒令”等新規在這一年中先后而至,高端酒市場急劇萎縮。


      白酒業績集體跳水,行業進入陣痛期

      禁酒令出臺以來,高端白酒首當其沖。2013年以來,茅臺、五糧液等品牌高端酒系列開始走下價格神壇,茅臺和五糧液的價格跌到了800多元和600多元,國窖1573由去年同期的1600多元跌至800多元,多家酒企的高端白酒系列都遇到此種情況,價格與去年同期相比,都遭到“腰斬”,市場價甚至長期低于出廠價,出現價格倒掛。

      在白酒上市公司的財報中也反映出了相同的情況。與前兩年白酒企業業績飄紅、凈利潤率猛增相比,今年白酒上市公司中報卻慘不忍睹。

      酒鬼酒2013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9.15%,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88.24%;沱牌舍得上半年凈利同比減少80%左右;皇臺酒業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7.44%,凈利潤虧損58.75萬元。茅臺集團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幅僅為0.6%,成為茅臺史上罕見的“零突破”。只有五糧液情況稍好,保持了一定的增長,但增幅也有所放緩。

      關于限制三公消費,中國酒類流通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劉員曾對媒體表示,“三公消費對白酒市場的影響是非常巨大且長遠的,這一次宏觀政策的調控不會只是‘一陣風’,這次高端酒受到的影響遠遠超過了之前行業對于其負面影響的預期。在未來的市場當中,作為行業來講應該把三公消費剔除出酒類市場之外,行業的發展面臨嚴峻的挑戰。”

      白酒企業扎堆中低端,競爭日趨白熱化

      高端白酒市場遇挫,眾多酒企開始放低姿態,將目光瞄向平民消費的中低端市場,下調價格,開發新產品。

      2013年以來,五糧液頻出新品,搶占中價位市場。在銷售業績的壓力下,茅臺集團也開始打出各種“組合拳”來增加銷售,包括直接降價搶占中端市場,甚至不惜松動經銷權來擴大銷售。汾酒、洋河、瀘州老窖等白酒巨頭也紛紛押 寶中低端產品,現如今這個品類的競爭已經異常激烈。

      有分析人士認為,這種靠低端去搶占市場份額的做法效果如何還要等待時間的驗證。白酒市場產能過剩,中端白酒扎堆會導致產品同質化,可能引起價格惡性競爭,引發一輪白酒行業洗牌。

      “政務消費”是死胡同,轉型重在關注民生

      對于白酒行業的未來在哪里,多家酒企高管以及行業專家向媒體表達了他們各自的看法。

      江蘇今世緣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素明表示,“白酒行業未來的市場在民酒,而政務消費則是死胡同”。

      中國釀酒工業協會白酒專家組原組長梁邦昌表示,“白酒企業要根據行業的屬性和特點,重視產品差異化和創新,比如,引入理性和健康飲酒等概念,使白酒真正成為老百姓所喜愛的民酒。”

      對于白酒的社會價值,瀘州老窖總裁張良認為,白酒地域資源屬性極強,在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獨樹一幟,這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價值。在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的今天,白酒行業一定要充分發揮自身生態釀造的先天優勢,讓白酒的生態價值與社會價值最大化。

      伊力特酒業董事長徐勇輝認為,白酒的社會價值應更多體現在關注民生上,白酒一定要結合自身產業特色,積極向環境節約型的方向轉型,比如,可以將生態理念貫穿到企業日常經營的各個環節當中,按照生態經濟學原理,在系統內建立“生產者、消費者、還原者”的產業生態價值鏈,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資源相互協調。

      關于白酒的未來,蘇酒集團總裁王守兵認為,白酒行業的定位是“民族的、大眾的、文化的”行業,認清了白酒行業是民酒的特性后,就應該遵循行業發展的內在規律,積極轉型,應對白酒行業的調整期。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