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葡萄酒市場恐將持續低迷


    時間:2014-01-17





      剛剛過去的一年對葡萄酒市場來說絕對是極具挑戰的一年。在進口葡萄酒的沖擊和國家政策的雙重影響下,酒水行業在2013年可謂舉步維艱。張裕長城等不少國內葡萄酒行業的銷售額都出現了明顯下滑。而在中國酒業協會葡萄酒分會及果露酒分會秘書長王祖明看來,2014年葡萄酒市場的低迷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回看2013年

      整體市場比較低迷

      北京商報:剛剛過去的2013年是葡萄酒市場比較低迷的一年,不少國內葡萄酒企業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有數據顯示,2013年前11月,國內葡萄產量同比下跌13%。您覺得造成國內葡萄酒市場銷量下滑的原因是什么?

      王祖明:2013年市場情況確實比較低迷。包括宏觀經濟也好,中央的“八項規定”也好,肯定是原因之一。但從整個葡萄酒行業來說,我們更需要從自身去考慮。首先,前幾年進口酒大量涌入,國內的產能在某些區域發展比較快。我們要考慮產品結構是否合理,是不是適合更多普通消費者。其次,在任何一個國家餐酒都遠遠大于高端酒的消費,我們要考慮這兩者之間的比例是不是處理好了。還有就是在市場推廣的時候企業跟消費者之間的溝通互動是不是做好了,有很多消費者對中國葡萄酒不了解,我們的產品推廣缺乏與消費者溝通,這都是需要改進的。最后就是對葡萄酒文化的推廣,這個肯定不能照搬國外的文化,要和本土文化相結合。所以總體來說,造成2013年葡萄酒市場低迷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

      我覺得國家規定其實出得很好。以前很多消費不是一種常態,有太多高端消費,而這不該是葡萄酒應有的消費方式。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總想掙更多錢,或者發展速度更快,這就造成了葡萄酒市場泡沫化。但這種非常態發展遲早要回歸正常,與其讓這種回歸來得晚,還不如來得早。從行業來說,在現在逐步回歸常態的情況下,我們就該去調整自身,考慮該怎么做、去做什么。

      生產企業

      必須做出個性化產品

      北京商報:和國外成熟的葡萄酒市場相比,我們還比較年輕。國內有些人就表示,我們和國外市場的差距除了時間以外,還有其他原因。不管是自然條件,還是氣候原因,我們先天就不適合釀造葡萄酒。對此,您怎么看?

      王祖明:各產區的自然條件各有利弊。只要懂葡萄酒的人,就不會把波爾多和勃墾第放在一起生硬比較,因為他們各有各的特色,不能說哪個好。對于各葡萄酒產區而言,能不能根據本產區的自然條件選擇適合地域種植的葡萄品種很關鍵。如果能選到比較適合的甚至表現好的品種,而且技術能跟上,做出自己的個性,那么就會釀造出一個別的產區沒有的酒,做出自己的個性。但我們不可否認,因為我們發展時間比較短,特別是一些新的產區,會面臨很多新的問題。所以必須要經過時間的沉淀,才能從葡萄的眾多品種里找出表現不錯的品種。到目前還有很多產區可能沒法說哪些品種表現好,但是這幾年各個產區的部分酒莊已經慢慢開始顯現出具有個性的釀酒葡萄品種。

      北京商報:可以說近年來,很多國產葡萄酒企業飛速發展。像銀色高地、加貝蘭等國產葡萄酒均獲得了國際的認可,您覺得我們國產的葡萄酒是否已經具備和國際競爭的實力?

      王祖明:國產酒從整體來說和國外還是有差距的,但是值得高興的是,有些國內酒莊已經有一定的實力。這個不光是國內的專家,包括國外的專家都覺得驚喜和認可,我們有的產區酒莊生產的酒已經有條件和進口國外的酒在一個平臺上交流。我覺得從自然環境和技術上來講,我們具備做高端酒的條件,我們也會做。但想做好的前提就是要靜下心,先從種植釀酒葡萄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地做。如果條件具備,我們就做高端酒,否則就踏踏實實做適合大眾喝的酒。

      亂象治理

      急需普及行業知識

      北京商報:現在市場上進口酒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份額,這也讓一些不法商販看到了商機,大肆造假,灌裝勾兌問題屢次出現。對于混亂的葡萄酒市場中國酒業協會做了哪些工作?

      王祖明:國內市場消費者對葡萄酒了解少,有些人就會從智利、法國等國家進口一些品質很差、價位很低的酒,或者在國內生產假酒,然后在國內賣高價。由于國內消費者對葡萄酒了解少,有時候根本無法辨別。我們從協會的角度力所能及的地通過各種方式教育消費者,讓消費者了解到葡萄酒知識,這樣像這種濫竽充數、劣質酒的市場就會越來越小。

      北京商報:葡萄酒在國內市場上還比較年輕,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時更傾向于進口酒。而且現在市場上有些進口酒的價格甚至比國內酒還便宜,多方面的原因讓我們國內的葡萄酒企業處于一種尷尬的境地,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改進?

      王祖明:我跟很多經銷商都聊過,我說如果在國產、法國舊世界和新世界幾類酒中讓消費者盲品的話,可能很多人不會選擇法國舊世界的酒。因為根據中國人對口感的喜好,很多剛接觸葡萄酒的人會不喜歡法國舊世界酒的口感。但是為什么平時還是法國酒最受歡迎呢?主要是因為牌子,中國消費者有從眾心理,好面子。

      但不可否認,舊世界或者新世界確實有一些非常不錯的酒,再加上這幾年國內的生產成本上漲很快,這都影響了國產酒的銷售。因為在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里,價格是個很重要的因素。要改進現在這種現狀,企業就要踏踏實實去做,從種葡萄開始,只有這樣才能做出一些性價比好的酒。另外,還有就是我們的推廣模式有問題。特別是中高端酒的推廣模式,缺少和消費者的交流。經銷商以及產區、企業推廣產品的人不專業,所以也就不可能很好地把酒介紹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真正了解自己的產品。企業和消費者要面對面溝通,通過專業的溝通,消費者才會了解葡萄酒,才會喜歡上你的葡萄酒。所以總體來說,我們在市場模式上、在葡萄酒文化上需要下工夫,讓消費者有更多的了解。

      未來市場

      葡萄酒消費不會爆發性增長

      北京商報:現在市場上更多的是一些價格在一兩百元的中低端酒,這能否說明,在未來的消費市場上中低端酒將占據市場主流?

      王祖明:餐酒是更多人能喝得起的,今后逐步進入家庭消費的也會是以這種酒為主。無論是舊世界還是新世界消費都是以消費餐酒為主,中國今后的消費肯定不會以高端酒為主,還是以餐酒為主。整個產業要發展,肯定是金字塔形,不可能是倒金字塔形,所以我們需要梳理自己,調整自己。

      北京商報:對于未來的葡萄酒市場您有著怎樣的預期?市場低迷的狀況還會持續多久?

      王祖明:我覺得現在這個市場調整來得比較是時候,讓大家清醒地看到這個行業的發展是有個過程的,這個行業市場和消費也不可能三五年內突然翻幾番。不管是寧夏也好,甘肅也好,我們的葡萄酒產區前幾年提出的規劃,基本上是只講規模、速度,不講發展質量,這種低水平的重復對產業、市場都沒有好處。

      

      在過去兩年,業績下滑比較明顯,所以今年估計不會再有大幅度的下滑。但我覺得2014年葡萄酒市場要起來也不太可能。葡萄酒的消費與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和喜好有關,不會突然爆發性增長。我們現在葡萄酒消費主要在東部沿海地區,這兩年像西部的成都、西安、重慶都開始熱起來。

      今后宏觀經濟向好以后,如果企業能做好產品定位、市場,我覺得未來經過調整期后,葡萄酒市場會轉好。而從長遠來看,蛋糕要繼續做大沒有問題。

    來源:和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