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葉生產告別“人海戰”機械化生產大行其道


    時間:2013-12-31





      隨著茶葉機械化修剪、采摘、加工的應用,石阡茶農茶企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茶葉機械正助推茶產業化發展,逐步告別了“人海戰”時代。應用茶葉加工機械,工人從10人減少到了4人,采茶量從20公斤增加到750公斤,生產效率的提升顯而易見。

      中國茶葉生產機槭化的正式起步是在20世紀50年代。從原始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過程中,沒有機械的進步就沒有農業的發展,機械的作用不可小視。機械的進步使農業更加的產業化和現代化,茶葉機械的出現與廣泛應用極大的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也同時確保了茶葉的品質。

      據了解,以前加工茶葉全部都是靠手工,10個熟練工人一天最多也就加工20多公斤茶葉。現在我們這兒的扁形茶葉全部用機械來加工,從殺青到理條,再到定形、烘干全部用機械,只需要4個工人一天就可以生產加工扁形茶葉200公斤。

      一個熟練的采茶工人在一天可以采春茶鮮葉2.5公斤左右,秋茶鮮葉4公斤左右,夏茶鮮葉最多也就僅僅20公斤左右。但是,目前通過茶葉生產機械化合作社引進的機械化采茶機,一天可以采鮮葉達750公斤,不僅大大提高了采茶的效率,而且節約了大量的勞動力成本。

      在傳統生產工藝上,茶葉的生產管理和加工是一項勞動量非常大的工作,不僅占用大量的勞動力,而且生產加工出來的統一品牌的茶葉品質也因人為因素有著很大的差別。近年來,各茶葉產區深入貫徹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在新型農機具推廣上圍繞茶、菜為主的特色農業發展下功夫,積極推廣扁形茶葉加工、茶園機械化修剪、田園管理機以及蔬菜大棚卷簾機為重點的新型農機具。

      茶葉加工機械的快速發展,改變了整個茶產業的格局,傳統的分散型茶產業模式逐漸發展為專業化、規模化、產業化的新型茶產業。茶葉機械的引進和使用為更多茶葉企業的生產和加工帶來了量和質的飛躍。茶葉機械在降低勞動強度、提高生產率、穩定和提高品質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推廣茶葉機械化生產正當時。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