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乳業標準亟須完善


    時間:2013-12-26





      中國乳業除了存在自有奶源不足、過于依賴進口原料奶粉等問題之外,還有一個被選擇性忽略的問題——相關標準的缺失。

      偌大的中國乳制品市場,因新西蘭進口原料奶粉價格上漲等系列事件而爆發奶荒,走上產品價格上揚的通道。奶荒折射出中國乳制品行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除了自有奶源不足、過于依賴進口原料奶粉等問題之外,專家將苗頭指向了另一個被選擇性忽略的問題——標準缺失。

      一位不愿具名的專家向記者講述了一個插曲:中國乳業專家在翻譯美國《優質熱殺菌乳條例》時發現,美國一個關于液態乳的標準就有30多萬字,而中國乳品安全相關國家標準共有66個,幾乎涉及所有乳制品大類,但各類標準的文字加起來還不到10萬字。

      字數差距的背后,隱藏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美國注重對乳品生產全過程的控制,而中國只關注成品,不關注生產過程。”這位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和信息化》記者采訪時表示。

      據了解,中國的乳品標準始于1957年原國家食品工業部出臺的相關細則,后歷經變遷逐步形成國家標準體系。對乳制品行業現狀影響最大的版本是1999年由原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公布的修定本,其顯著特點是只有《巴氏殺菌乳》產品標準要求必須“以生鮮牛(羊)乳為原料”,其余的乳制品都允許“以牛乳(或羊乳)或復原乳為原料”。

      伴隨著該規定的實施,中國進口奶粉數量開始節節攀升。相關數據顯示,中國進口奶粉總量從2008年的10余萬噸攀升到2012的58萬噸,今年上半年僅6個月進口量達到44.5萬噸。

      在專家看來,當進口乳粉與本土生產的生乳都有了作為“乳原料”的法定地位后,企業可以不加限制地等同使用兩種原料,這顯然是不合理的。在使用進口“乳原料”加工乳制品的過程中,中國乳業缺少對乳汁“熱處理”后果的認識,也就是國際上所稱的“加熱對乳汁的傷害”。“熱傷害”現象不僅存在于液體乳領域,也同樣存在于乳粉產品中。

      按國際慣例,不同等級的乳粉只能用來生產不同的產品。由于中國沒有對乳粉等級的區分標準,因此其適用范圍也無從談起。比如,干法制備嬰幼兒奶粉按照慣例只能使用低熱或者中熱處理乳粉,但是在國內,中高熱或者高熱處理乳粉混雜其間,缺乏關注。

      也正是因為缺少相應的乳粉熱處理程度分級指標,消費者無從辨識,使得本土使用生鮮乳加工的乳制品的優勢難以體現。長此以往,既打擊了國內奶農的積極性,也使得國內消費者陷入信息不對稱困惑中,盲目迷信進口乳粉的人并不在少數。

      資深專家施大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從某種意義上說,完善乳制品標準并不是為難中國乳企,相反會促進國內乳企的規范發展,對國外的不良產品也能起到屏蔽作用。”

      乳粉標準不夠完善,一方面降低了中國乳企提升工藝的積極性,一些企業滿足于采用進口乳粉進行干法制造配方乳粉,逐漸放棄或者不再重視采用生鮮乳濕法加工工藝;另一方面導致國際乳企在與中國乳企博弈中,出現標準上的“田忌賽馬”現象。國外乳企在進入中國市場之初,將按國際標準生產的配方乳粉供給市場,但是由于中國相關品質標準不夠完善,國外企業逐漸降低標準,因為其“即便是最差的奶粉到了中國也會是好奶粉”。

      這在中國乳制品行業發展歷史上并非沒有先例。上海市檔案館資料記載:1935年曾出現利用新西蘭乳粉加工產品在冒充新鮮牛奶產品的事情,最終違規企業遭到處罰,在報紙上公開道歉,并在產品上明確標示“復原特濃牛奶”,以區別于其他企業生產的新鮮牛奶。

      上海奶業行業協會高級工程師顧佳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如果按照國際慣例,對乳液和乳粉采用統一的評估標準(即熱處理強度)進行客觀鑒定,那么作為‘乳原料’的生乳和復原乳就處于公平競爭的環境中了。”

      對于國內運用多年的行業標準《巴氏殺菌乳和UHT滅菌乳中復原乳的鑒定》,顧佳升認為其雖然是依據相關國際標準制定的,但是改變了檢測的目標,很容易受到乳品企業不規范熱處理的干擾。同時,由于缺乏原料乳粉的熱處理等級標準依據,因而在實際應用時難以定量計算,不能獲得較好的監管效果。

      顧佳升認為國內乳業標準應恢復國際標準的原貌,按照國際慣例直接鑒定所有乳制品真實的“熱處理”強度。

    來源:中國經濟和信息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