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產能過剩、增速偏快、投資過熱、產品安全關注度大幅提高的輿論環境下,如何保持釀酒產業的健康發展?王延才指出,2013年全行業應以“誠信豎業,服務于民”為主線,確定行業定位。
中國酒業協會周二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10月,釀酒行業完成銷售收入6766.5億元,同比增長8.89%;實現利潤834.65億元,同比下降0.43%;上交稅金總額達690.48億元,同比下降2.04%。有業內觀點認為,隨著產品結構降級,行業盈利下降趨勢還將持續。
數據顯示,10月份酒、飲料和精制茶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較上年同期回落3.6個百分點。1-10月,釀酒行業完成總產量6406萬千升,同比增長4.5%;其中,飲料酒產量5676萬千升,同比增長4.4%;發酵酒精產量730萬千升,同比增長5.34%。此外,酒類及相關產品進出口總額36.98億美元,同比下降3.28%。
在二級市場上,以古井貢酒、沱牌舍得、青青稞酒為代表的二三線白酒反彈明顯,自11月累計分別累計上漲19.25%、15.25%和11.24%。
貴州茅臺微博信息顯示,截至今年11月,茅臺酒銷售公司基本完成了茅臺酒全部銷售任務,其他主要指標也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另據了解,茅臺2013經銷商年會將于12月18-20日在貴陽召開,目前受邀參會的全國茅臺酒及系列酒經銷商代表近1500人,茅臺經銷商年會通常都是歷年白酒行業風向標。
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程定華在近期發布的多份研究報告中認為,隨著四季度經濟增長的放緩,企業盈利增長也在放緩,預計年底資金面都將會比較緊張。經濟政策的導向從追求增長轉換到深化改革,長遠而言有利于經濟的健康發展,短期內不利于與投資相關的行業。對短期整體市場的看法還是比較謹慎,配置上傾向防御性行業,建議關注白酒、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
多舉措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2013年已成為釀酒業發展的關鍵一年,在新的管理體系、新的政策環境、新的社會消費理念、消費趨勢下,我們應首先確定產業在社會中的定位、行業調整的方向,才能提出生產經營的方針、措施,王延才表示。
第一、客觀面對市場變化,理性接受價值規律。要看到,國家經濟發展向好的趨勢沒有變,消費者對酒類產品的需求基本面沒有變,理性飲酒、安全、衛生、健康等理念的深入也將提高消費者對優質產品和品牌的需求。要正確認識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價值規律,接受酒類產品定位的調整。
第二,關注產品質量和食品衛生安全。釀酒企業應主動、充分關注產品質量問題和食品衛生安全問題,行業協會應積極與相關政府部門溝通,從政策制訂、標準制修訂、企業生產、產品流通、市場監督等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建立安全保障體系。
第三,關注消費需求變化,改變營銷思路。2012年,全行業雖然繼續保持增長,但是種種跡象表明高端產品的消費量受到抑制,特別是高端白酒和葡萄酒,都面臨著市場需求疲軟的態勢。在這樣的情況下,釀酒企業應該反思以往過度依賴于政務消費和商務消費的單一定位,應對中低檔產品的營銷、主流消費群體的需求給予更多的關注。
第四,關注生態環境保護、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
第五,時刻保持危機意識,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第六,關注國內市場國際化的態勢。要抓住中國酒文化走向世界的歷史性發展機遇,加速行業國際化步伐。
在中國酒業協會第四屆理事會第七次會議上,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王延才指出,2013年行業將以“穩定”為主要特征,“穩產量、調結構、促轉型、重效益”將成為全行業的工作重心。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