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需不平衡:2014乳制品漲價在所難免


    時間:2013-12-18





      業內預計在未來十年內,我國液態乳制品工業將會繼續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在2012年以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仍將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長,這為乳品企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就國內地區比較,北京和上海地區人均乳品占有量高達30kg,而重慶人均占有量不足7kg。在這個人口基數大、人均占有乳品量相對低的重慶,乳品需求潛力巨大。

      經歷了不平靜的2013年,2014年的乳業市場會有什么值得關注的?奶荒、漲價、乳企整合或將成為最核心的關鍵詞。

      供給緊張長期存在

      盡管今年下半年奶荒讓不少乳企四處搶奶,這樣的狀況會延續到2014年么?乳業專家宋亮說;“業內認為,到明年第二季度,奶荒有望得到初步緩解。”

      供需不平衡:2014乳制品漲價“漲定了”

      宋亮表示,主要有四個理由,一是2010年和2011年新建的牧場將在2014年投產;二是企業會減少對原奶依賴的產品;三是農業部會出臺相關補貼政策,減少養殖戶退出市場的比例;四是明年進口奶粉價格下降,隨著進口奶粉數量的增大,對緩解奶荒也有幫助。

      廣州乳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也表示,隨著國際奶價的下行、國外進口量的增加,國內的“奶荒”會逐步得到緩解。

      不過,宋亮表示,短期奶荒或許會緩解,但從長期看,奶荒可能還要持續一段時間,預計奶源短缺要到2015年才有所緩解,隨著消費需求增長,奶源緊張是長期要面對的問題。宋亮預估,根據乳業發展規律,奶源供應緊張的局面至少會持續十年左右,因為預計十年左右的時間我國乳業才會完成這輪轉型。即便如此,由于原奶產量增長的速度依舊落后于國內需求的增長,因此,缺口會長期存在,這部分缺口需要靠進口來彌補,國內乳業要實現自給自足依舊很難。

      不過,依靠進口也會存在一定危機,由于國外奶粉原料價格低于國內,隨著國門進一步打開,海外乳制品將對國內造成沖擊,這或許會進一步打擊奶農養牛的積極性。然而,熟知歐洲乳業的圣元國際董事長兼CEO張亮透露,歐洲目前的奶價是3.15元/公斤。成本是1.8元/公斤,奶農接受價格是2.4元/公斤。由于國外乳業發達地區原奶成本遠低于國內,如果現在放開進口,將對國內奶牛養殖帶來巨大沖擊。

      乳業專家透露,如果節奏把握不好,放任國外乳制品大舉進入國內,國內恐怕會有更多奶農退出養殖,到時候,即便沒有奶荒,國內乳制品市場很大一塊將被海外搶去,這才是值得擔憂的。

      漲價成趨勢

      提到奶荒,不得不提價格。今年下半年液態奶價格三連漲,讓消費者叫苦不迭。

      事實上,奶源價格上漲不僅僅是供求關系導致的,奶牛養殖成本上升也進一步推高了原奶價格。原料奶成本主要有飼料、勞動力、管理費用、折舊四大成本,其中飼料占比最大,為70%左右,這兩年飼料價格上漲比較快,比如美國苜蓿去年3000元/噸,現在漲至3400~3500元/噸。此外玉米和豆粕價格也上漲很多,因此飼料成本的增加構成奶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原因。

      同樣,下游乳企除了面對原料奶的漲價,人工、物流等成本也在逐年走高,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漲價。業內人士也表示,牛奶漲價已經是趨勢,只是一段時間內漲價的幅度問題。經歷了今年下半年的多輪漲價,預計到明年漲價會趨緩。王丁棉說:“11月最后一個星期,國際大包粉的價格已經從5.5萬元/噸下降到4.5萬元/噸,國內價格會逐漸與國際接軌。明年規模牧場的原奶價格預計會在4.5元/公斤左右,散戶會在3.8~4元/公斤左右。”

      “不過,在各項成本均上漲的今天,牛奶漲價將長期持續下去。”國內一家乳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

      此外,乳業人士預計在成本重壓下,國產奶粉會有一定幅度上漲,而大量進口奶粉則由于此前反壟斷調查中承諾一年內不漲價,預計明年下半年可能會開始漲價,而且更多是采取配方升級、更換包裝的形式實現變相漲價。

      整合還需交給市場

      面對國內乳業市場現狀,去年連續出臺的多項政策預計將推動乳業市場加速整合。

      目前,對進口乳制品的整合主要是提高準入門檻,剔除部分不達標準或者生產技術實力較差的進口品牌,目前已有部分進口乳粉品牌退出國內市場。

      對于國內乳粉的整合,此前,工信部計劃對乳企的兼并重組分三步走:第一階段為摸底調查;第二階段是培育10家年銷售收入超過20億元的大型企業,前10家國內品牌集中度達到65%;到2018年底第三階段工作完成,形成3~5家銷售額超過50億元的企業,最終配方奶粉企業整合到50家左右。

      然而,由于工信部的申報稿遲遲未能獲批,業內普遍認為存在較大變數。在政府最新的政策思路中,提出了積極發揮市場的作用,業內認為乳粉整合過程中行政干預會減少。

      王丁棉表示,國產乳業今天之所以不被消費者看好,可以說得上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現在要想恢復信心,也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有打持久戰的恒心、信心及決心,所幸的是,政府現在拿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心來進行整治,也已起到了一定的震懾作用,這給企業和消費者看到了行業的生機與發展存在希望。只要政府堅持嚴管下去,抓它幾年,保證出臺的政策措施得到貫徹執行,持之以恒,行業會越來越規范,廠家會越來越自律(要適當采用技術手段迫使廠家自律)。

      王丁棉也提醒,政府的整頓及新政出臺,也得注意不要矯枉過正或走至極端,更不能性急和浮躁,在利益取舍時最好能顧及到政策的連貫性。對生產廠家來說,要始終牢記企業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責任人這一職業操行,要不斷提升管理標準和社會責任,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和社會的認同。


    來源:中國食品機械設備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