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國內葡萄酒市場極其火爆,一時間,葡萄酒零售及拍賣火熱,屢屢創出天價。但此后高價葡萄酒屢屢陷入“假酒”風波,最終價格暴跌,“拉菲”等超高檔葡萄酒一些年份酒跌幅逾40%,面臨市場考驗,葡萄酒市場正呈現下滑趨勢。
尚普咨詢食品行業分析師指出:作為高端葡萄酒的標桿,拉菲、拉菲副牌和都夏美隆的價格自2011年觸頂之后急劇下跌,至今降幅達40%,已接近2010年的水平。拉菲副牌成為近年表現最差的副牌酒之一,過去三年跌幅達到46%。我國葡萄酒市場亦受影響,上海作為國內主要的進口葡萄酒集散地,進口量已連續下滑。
2010年中國首度取代英國和德國,成為波爾多葡萄酒出口額最高的市場。當時中國內地進口葡萄酒已占到葡萄酒消費量的四分之一。但是,葡萄酒市場卻一直很混亂,頻頻爆出質量門,在網站上很多葡萄酒以次充好,魚龍混雜,即使我國自主品牌,也被爆出殘留農藥等,2013年,三家國內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十款葡萄酒產品送經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后,各款葡萄酒均檢出多菌靈或甲霜靈農藥殘留,導致消費者信心不足。此外,我國公務消費下滑對于葡萄酒行業的負面影響不應低估,行業依然存在壓力。
拍賣市場的表現也不樂觀。2013年一季度,香港拍賣市場不如往年旺盛,2013年一季度的拍賣會就比2012年少了三成拍賣額,直接由原來的4180萬美元下滑至2260萬美元。雖然高端拍品仍能吸引收藏家目光,但是整體低沉的表現預示著葡萄酒行業的不景氣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尚普咨詢在《2013-2017年中國葡萄酒制造市場動態研究及盈利預測報告》中提到:全球葡萄酒市場的下滑趨勢仍在繼續,2014年的葡萄酒投資市場不容樂觀,我國葡萄酒企業面對需求景氣度下滑和進口酒去庫存雙重擠壓下的困境。今年,行業仍未走出困境。葡萄酒市場要從非理性繁榮回到正常積極水平還是需要一段時間。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