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商業故事正在上演。恰如幾年前涉礦題材,資本對于水的青睞,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節奏持續升級。如果說依云、西藏5100、昆侖山等開啟了高端水的市場閘門,那么,最近恒大、萬達這些商業大腕進入高端水領域,則使沉寂已久的話題再度泛起。
高端水從何而來?大佬們“搶水”的動力在哪兒?未來的高端礦泉水市場將會發生什么變化?《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現在中國是全球瓶裝礦泉水最活躍的市場,每個生產商都想分一杯羹。”環球好水網總裁邁克爾·馬薩日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如此表述。
數據顯示,隨著國內各大飲用水廠商紛紛布局高端飲用水領域,目前國產高端瓶裝礦泉水的品牌數量已接近外資品牌。與此同時,各方資本近來對這一行業青睞有加,從主業房產的恒大集團跨界開發千萬噸中高端礦泉水項目便能可見一斑。
事實上,早在兩年前,由萬達集團、泛海集團、一方集團、聯想控股4家民企組成的投資團隊就已宣布將聯合投資110億元開發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不過,目前上述聯合投資項目尚未開工。
是什么促使眾多資本爭先恐后涌入這一領域?
據中投顧問的研究報告顯示,從利潤率來看,國內礦泉水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85%,而高端礦泉水的利潤率大概為普通水的6~7倍。
另一方面,在中投顧問研究員梁銘宣看來,國內水污染日益嚴重,水源地將成為一個稀缺資源,對此,各路資本紛紛抱著儲備的態度進行這一領域的投資。
高端水的高利潤、高增長率/
越來越多的企業正打算加入高端飲用水市場。
早在2010年就通過收購珠海加林山介入礦泉水市場的老牌純凈水企業華潤怡寶也有這個計劃。據《深圳商報》報道,有接近華潤怡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的人士透露,該公司在國內已悄然圈下不少于10個礦泉水源地,其中包括收購、兼并、獨自新開發的礦泉水源。
盡管華潤怡寶方面并沒有對此給出明確回應,但該公司公共關系部總經理陳越日前告訴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于高端水產品我們也在計劃,但什么時候會推出,目前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
實際上,各方資本加碼高端礦泉水市場,還是看重其豐厚的利潤。
低端瓶裝水市場廝殺慘烈,陳越坦言,“我們也希望有合理的利潤存在”。
而薩奇水莊董事長任德繼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考慮到利潤率,現在想進軍瓶裝飲用水市場的話,如果不是做高端,基本上不太可能(盈利)。”
來自中投顧問的研究報告顯示,從利潤率來看,國內礦泉水的平均利潤率僅為3.85%,而高端礦泉水的利潤率大概為普通水的6~7倍。
此外,中商情報網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高端瓶裝礦泉水市場零售量超過50萬噸,零售額達108億元。近年來,高端水市場占有率持續增長,2012年零售額增長率高達42.6%,是中低端水增長率(16.3%)的近3倍。
在邁克爾·馬薩看來,中國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程度也是中國高端水市場增長的重要原因。
對此,任德繼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如今的地下水污染、霧霾等諸多環境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利好瓶裝水,特別是高端瓶裝水的發展。
然而,在這一市場,中國消費者更傾向于購買外資品牌的高端飲用水。據梁銘宣透露,在國內高端水發展初期,以法國依云為代表的外資品牌幾乎處于壟斷地位,后續出現的國內諸多品牌才搶占了一部分市場份額。數據顯示,目前國內高端水品牌市場份額較小,只有10%~15%。
押寶水資源稀缺性/
盡管國產高端瓶裝水品牌眾多,但在宣傳上都重點強調“優質水源”。不管是海拔為6000多米天然雪山水、冰川水,還是深埋在地下幾百米的冷山泉水、火山深層泉水,都是國產水企爭奪的水源地。
梁銘宣介紹,目前中國高端礦泉水的水源地集中在西藏冰川、青海昆侖山玉珠峰、長白山、廣西巴馬、新疆天山,對應的高端水代表品牌依次是西藏5100、昆侖山雪山礦泉水、恒大冰泉、巴馬活泉、格萊雪冰川水。
事實上,2012年中國民族衛生協會健康飲水專業委員會出臺了高端水“專家標準”,將高端水水源地限定為四類,即以冰川融水為補給水源的冰川礦泉水、冰川泉水;原生態水源的優質飲用天然礦泉水;世界長壽地區生產的飲用天然礦泉水、飲用優質泉水;具有傳統文化背景的著名泉水。這四種水源地的共同特征是純天然。因此,若要生產高端水,必須產自于這四類水源地。
但礦泉水行業在技術上的低門檻在一定程度上對各方資本敞開了大門。
一位從事瓶裝水銷售多年的行業人士坦言,高端礦泉水強調的是原產地原裝好水,在生產上并沒有什么技術含量,而水源地是做高端礦泉水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此,很多水生產企業都在尋找新的水源地,意圖簽下這些優質水源的獨家開發權和經營權。但水源污染日益嚴重,好水源已為數不多,優質的礦泉水源更是屈指可數,好的水源已經成為稀缺資源。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經專家評審鑒定合格的礦泉水水源雖然多達4000多處,允許開采資源量約18億立方米/年,開發利用的礦泉水資源量約5000萬立方米/年,但僅占允許開采量的3%左右。
更為麻煩的是礦泉水開采的前期工作。據了解,礦泉水的鑒定程序非常嚴格,需要由具有水文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對水源經過1年以上的動態監測,并達到一系列國家指標,才能稱為天然礦泉水。而企業通常需要花3~4年,經過一系列考核并獲得“采礦許可證”后才能進行開采。
據吉林省白山市靖宇縣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助理卞述國介紹,恒大集團在靖宇縣的項目是通過收購此前某企業在該地區建立的水源地、水廠包括采礦證才實現快速開工的。
然而,主打“水源地”概念的企業,在成本上要付出比一般瓶裝水更多的代價。有業內人士透露,據其估算,在吉林白山市生產的瓶裝水運輸到廣東僅成本就要將近4元。
在梁銘宣看來,水源地遠離重點市場是目前國產品牌發展高端水共同面對的難題,一些大型企業要做全國市場,其工廠建設和物流運輸成本的投入就會比較大。
對此,不少企業將希望寄托在未來。有分析表示,水源是稀缺資源,誰占領了有限的資源,誰就能使后來者遭遇壁壘。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水源地于瓶裝水企業的重要性,已經上升到奶源于乳制品企業的重要性。
低端水渠道賣高端水/
事實上,最先以“優質水源地”走入人們視線的,是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0.8%的世界高端品牌依云礦泉水,它來自阿爾卑斯山腳下一個本不起眼的法國小鎮依云,而依云也是成功以水源地打造品牌形象的典型案例。
北京志起未來營銷咨詢集團董事長李志起表示,搶奪好水源地是做高端水的首要前提。但更重要的是對高端水品牌的塑造。
“依云花了大量的費用和工作打造品牌,但國內很多高端水一味注重對水源地的強調,卻忽視了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應有的價值和認知。”李志起補充道。
泉陽泉天然礦泉水銷售總監段慶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泉陽泉在前幾年發展也很艱難,因為整體市場環境不好,從消費者到行業,對礦泉水的概念混淆。
目前飲用水市場基本上是四分天下,以娃哈哈為代表的純凈水,以康師傅為代表的礦物質添加水,以農夫山泉為代表的天然水,剩下的才是天然礦泉水。但是消費者對這些水的品種并不了解,在他們心目中這些都是礦泉水。
有業內人士坦言,產品和渠道的匹配性是高端水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但中國的高端水銷售渠道幾乎和中低端水沒有區別。
“很多水企都樂于推出高端水,相當于只是多了一個新品,渠道建設之前已經鋪好。”上述業內人士解釋道。
而李志起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國內最常見的進口高端水依云在不同的渠道產品結構會有所差別,對售出的地點和場景都有所要求。但國內的高端水基本還是和大眾消費品一樣,追求的是隨處可見,喪失了高端水的神秘感。
值得注意的是,西藏5100水資源控股有限公司旗下的5100西藏冰山礦泉水上市之初選擇的切入方式是通過高鐵投放打響品牌,而后開始向進軍商超大量鋪貨。
其招股書中顯示,2008~2010年,中鐵快運的銷量分別占其總銷量的90.9%、89.7%和89.5%,占其總銷售收入比例則為76.8%、81%和80.5%。
“西藏5100借助與鐵道部的合作,品牌知名度和銷量在國產品牌中表現較好,不過這種方式面臨合作取消、市場喪失的風險。”梁銘宣補充道。
相比之下,恒大集團旗下的礦泉水品牌恒大冰泉的銷售渠道要復雜得多。據了解,恒大集團醞釀在旗下200多個樓盤中安裝純凈水管道入戶,為業主提供由恒大出品的冰泉水。不過,有體育營銷專家指出,對于恒大的礦泉水產品,足球俱樂部的營銷推廣價值或許更有意義。
對此,李志起表示,目前國內高端礦泉水品牌更多是一個知名度上的提升,而依云恰恰是將品牌的附加值做到了極致,在全球市場迎來口碑性的回報,在這方面國內高端水還差得很遠。
恒大在長白山投資引起關注之后,許多人想在靖宇投資礦泉水。卞述國直截了當地說:“首先你要準備一億元,投資建廠不成問題,但是后續開發市場還需要投資幾億元。”
卞述國說,曾經有某企業在靖宇投資,當時感覺經濟實力比較強,結果投產之后卻銷售不出去,有資金實力沒有好的銷售網絡也不行。
而在梁銘宣看來,眾多企業爭搶水源地無疑會推高水源地的成本,進而推高終端價格,于提升自身競爭力不利。
一個涉水房企的迷思:年投入上千萬推廣只能“慢慢培育”
企業在追捧高端礦泉水的同時也面臨另一個尷尬,即如今高端水市場蛋糕尚未做大。
公開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高端瓶裝礦泉水市場零售量超過50萬噸,零售額達108億元。
“中高端水市場加起來,大約只有500億元的規模。目前高端水這一塊受眾還只是小眾群體,就消費能力而言,也就真正能養活一家企業,而中國中高端水市場有不低于30個品牌。”北極泉銷售總監劉偉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表示。
與恒大冰泉一樣,北極泉礦泉水也是一家房地產企業的一項多元化業務。從2009年開始,北京百環房地產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環公司)在黑龍江漠河投資了2億多元,直到今年6月份才正式推出北極泉。然而上市之后,銷售并沒有預期的好。
由于高端水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培育,在當前情況下,水品牌知名度的打響必須依靠廣告轟炸,而這又離不開持續不斷的高額投入。這讓百環公司始料未及,以至于他們開始“精打細算”,后期推廣不愿投入太多,而選擇年投入上千萬對品牌進行慢慢培育。
之所以如此,是劉偉對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持樂觀態度,“因為中國飲用水市場趨勢會逐漸走向中高端,5~8年之后將出現一個爆發點”。
北極泉礦泉水的案例,也給當前紛紛投資礦泉水的地產企業及其他資本以警示,在高端礦泉水市場,企業應該正視前期較大的投資,以及后續持續不斷的高額推廣費用。
高端水的巨額投入
2013年6月,一款名為北極泉的礦泉水開始出現在北京市場上,這款打著中國唯一極地冷巖泉的礦泉水終端零售價為11.8元 (瓶裝500ml),遠超高端水品牌依云的零售價。與恒大冰泉一樣,北極泉也是一家房地產企業的一項多元化業務。
“投資礦泉水也是一次偶然的機會,2009年百環公司的負責人去黑龍江漠河考察房地產項目,結果發現了一口泉。我們意識到優質水源將會越來越少,這么好的資源應該充分利用,所以才打算投資建設。”百環公司副總經理孟宏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
孟宏杰說,因為漠河處于中國最北方,無霜期才4個月,建設工期特別短,百環公司從2009年進入,花費了4年時間,前后投資2億多元,直到今年2013年6月才正式推出北極泉。
本以為好水應該有個好市場,但是經過一段時間銷售后,情況并沒有預期好。
同時也是北京神州極泉商貿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的孟宏杰,欲通過廣告宣傳進行推廣。但因為前期投資較大,后期推廣不愿投入太多,百環公司打算每年計劃投入上千萬對品牌進行慢慢培育。
一位業內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國內某知名高端水品牌,僅今年廣告投入就多達2億多元,但是銷售額卻只有區區數幾千萬元,廣告投入和銷售收入完全不成正比,而且年年都會如此。
行業爆發或還需5年
雖然目前銷售不理想,但是孟宏杰始終認為,礦泉資源是稀缺資源,未來肯定會體現價值。
飲品行業營銷專家陳瑋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高端礦泉資源是稀缺產品,將來優質水源越來越少,未來5~10年,這些資源遲早是要升值的。
商業趨勢觀察家肖明超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中高端人群基數正在上漲,對健康、養生、環保開始關注,很多產品都是與高端生活方式的相關品類的延伸,水市場也會細分出高端品類。
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高端瓶裝礦泉水市場零售量超過50萬噸,零售額達108億元。但是高端水零售額增長率高達42.6%,是中低端水增長率16.3%的近3倍。
泉陽泉礦泉水銷售總監段慶龍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認為,隨著恒大等大量資本涌入到礦泉水行業,市場規模會逐漸放大,消費者認知度提高,礦泉行業走向春天的腳步或將加快。
劉偉曾在高端水行業工作多年,他認為:“中國飲用水市場未來的趨勢會逐漸走向中高端,日本、韓國的礦泉水價格遠遠超過飲料價格的1~2倍,預計這個爆發點將在5~8年后在中國出現。”
眾大腕投資百億“搶水”長白山小城
一個月前的亞冠決賽場上,“恒大冰泉”的標識元素首次出現。而這一個月以來,不斷出現在報紙、電視等媒體上的“恒大冰泉,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的廣告語,讓公眾知曉了恒大冰泉這個品牌,也將眼光再次聚焦到了長白山。
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長白山撫松和靖宇等縣走訪調查時發現,除了恒大外,消費者耳熟能詳的一些知名品牌,如娃哈哈、康師傅、農夫山泉、統一等企業都已經在長白山悄然布局,爭奪著未來發展潛力巨大的優質礦泉資源。
被引爆的礦泉投資熱潮
長白山位于吉林省東南部,除了擁有極美的自然景色之外,還有豐富和寶貴的資源,礦泉水就是其中一種。長白山礦泉資源,曾與歐洲阿爾卑斯山、俄羅斯高加索山一并被公認為世界三大黃金水源之一。
11月下旬,一場大雪讓長白山披上了一身銀裝。靖宇位于長白山腳下,是一座以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楊靖宇將軍的名字命名的縣城,如今,這個地方有了另外一個符號——中國礦泉水城。
在一個月前的亞冠足球聯賽上首次出現的恒大冰泉,也讓這座縣城受到了外界的關注。此前,恒大集團與吉林省白山市簽訂合作協議,計劃投資100億元建設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其中,恒大集團收購的一座礦泉水生產廠——黃金飲品公司就設在靖宇縣的經濟開發區。
靖宇縣經濟開發區也是長白山大型天然礦泉水基地。11月20日,雪后初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來到黃金飲品公司,門衛室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工廠還在生產,正在招聘有經驗的工人,目前生產的水只是供恒大集團內部銷售。
吉林省靖宇縣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助理卞述國對記者表示,黃金飲品公司是吉林省知名藥企吳太集團旗下產業,目前已經被恒大集團收購,有4條生產線,年產能大約是40萬噸。
記者發現,在離黃金飲品公司不遠的靖白公路邊上,恒大集團已經用廣告牌上打出了一個嶄新的廣告,“恒大冰泉,祝賀恒大亞冠稱霸”在這個冰天雪地的環境中顯得尤為醒目。
卞述國對記者表示,除了恒大的百億元投資之外,此前萬達集團也計劃投資上百億元做礦泉水,不過還沒有落實。2011年10月,萬達集團、中國泛海集團、一方集團以及聯想控股與白山市、靖宇縣在吉林長春簽訂協議,計劃在靖宇縣建設千萬噸級礦泉水項目,總投資110億元。
數家國內知名企業,雙百億元投資,這算是靖宇縣這兩年最大的投資項目了。而正是這些數額不菲的投資,為外界掀開了礦泉資源投資熱。
同時,記者還看到,在這段長度不過5公里左右的道路兩側,集中了大家耳熟能詳的數家知名企業,娃哈哈、康師傅、農夫山泉、天士力、恒大等,總投資規模已經達到了數百億元。
而這僅僅還是圍繞長白山礦泉投資熱的冰山一角。資料顯示,長白山礦泉資源比較集中的區域除了靖宇縣,還有撫松縣、輝南縣和安圖縣。而這幾個縣的礦泉資源也吸引了不少企業前來投資。
撫松縣與靖宇縣相隔60公里。記者在撫松縣采訪時,搭乘的出租車司機胡師傅就對記者說,近來有不少外地企業來這邊投資考察,有時候他們會包車前去水源地考察。
據恒大集團公布的投資計劃,除了黃金飲品公司,還計劃在撫松縣設立一座80萬噸的的工廠。一位知情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恒大在撫松縣投資的項目,是收購前兩年香港未來趨勢公司設在該縣下面漫江鎮的一個生產廠。
公開資料顯示,2009年11月,未來趨勢國際投資(香港)有限公司錦江泉200萬噸礦泉水開發項目建設地點在撫松縣漫江鎮長松村,總投資約3.5億元。
礦泉已成地方支柱產業
“得水源地者得天下”,在礦泉水領域,優質的水源地不僅是生產資本,還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品牌宣傳。
國際飲水資源保護組織主席布朗·霍思根曾表示,今后礦泉水市場的競爭已不再是拼價格、拼服務,優質礦泉水源將會成為飲用水生產企業競相爭奪的目標。
2005年,吉林省委托歐洲礦泉水檢測評價權威機構——德國弗萊森研究所對長白山地區重要的礦泉水水源進行了檢測評價,得出的結論是,長白山天然礦泉水符合世界上最嚴格的歐盟和德國礦泉水標準,同歐洲的阿爾卑斯山和俄羅斯的高加索山并列為世界三大礦泉水產地。知名高端礦泉水品牌依云就出自阿爾卑斯山。
據吉林省白山市經濟技術合作局提供給《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的數據顯示,2012年,僅白山市(包括靖宇縣和撫松縣)已開發或利用天然礦泉水水源地22處,允許開采量9.36萬噸/天,主要集中在靖宇縣和撫松縣,礦泉飲品企業達到14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8戶,產能達到350萬噸,占吉林省的80%以上、全國的20%左右。
而在長白山北麓號稱長白第一縣的安圖縣,也先后被命名為“長白山大型天然礦泉水基地”和“中國礦泉水之鄉”,境內有高品位礦泉35處,日流量13.2萬噸,日允許開采量約占全省的1/4。
目前,不少企業已經意識到礦泉資源的稀缺性,開始提前布局,以搶占更多更穩定的優質礦泉資源。
卞述國對記者表示,隨著這幾年的發展,這些落戶長白山的企業都有一種心態,就是想多占幾個水源地。如娃哈哈在靖宇縣已經開始第二期工程建設,農夫山泉開始第四期工程建設,當地品牌泉陽泉也在新投資一座工廠。
據了解,農夫山泉在靖宇縣的四期工程項目,投資3億元新建3條礦泉飲品生產線,目前年生產能力已達100多萬噸,靖宇縣已經成為農夫山泉在全國最大的礦泉飲品生產基地。
除了本地企業的競爭之外,國外企業也對長白山的礦泉資源垂涎。2010年,韓國大型食品生產集團農心株式會社在安圖縣建立了取水量達2萬噸的礦泉飲料生產基地。去年11月初,農心丟掉壟斷長達13年之久的三多水流通權之后,決定開始在韓國市場內銷售白山水牌礦泉水。2012年9月,韓國另一知名零售企業樂天七星飲料也在長白縣建立樂天長白飲料工廠,推出了一款天然礦泉水“長白山天藍色”。
如今,礦泉產業已經成為近年來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新生力量。
卞述國表示,靖宇縣經濟開發區主要重點發展兩大支柱型產業,礦泉和人參,目前礦泉水產業能拉動靖宇縣30%左右的GDP增長。而撫松縣的計劃是到“十二五”末,礦泉水產量將達到400萬噸水平,占GDP比重將達到18%,屆時礦泉水產業將成為撫松縣財政增收、拉動就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重的支柱型產業。
礦泉經濟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政府的大力支持。吉林省已連續多年把礦泉水行業發展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立長白山礦泉水產業推進組,每年舉辦長白山礦泉水節等等。2008年,靖宇縣為解決礦泉水企業運輸問題,甚至引進沈陽鐵路局專門為靖宇成立鐵元物流,就設在經濟開發區內。
礦泉資源附加值待提升
礦泉資源的開發投資熱,也讓當地的小企業也蠢蠢欲動。撫松縣一個小酒廠的老板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今年夏天他們投資新購了一條瓶裝水生產線,正在準備找人合伙。
外來巨資涌入加上本地企業擴張,外界也出現了質疑的聲音。長白山礦泉資源承載力如何?是否會開發過度破壞自然環境?
以靖宇縣為例,截至到2012年末,靖宇縣47處礦泉水源地中,已開發利用28處。卞述國說,礦泉水資源是有限,不能完全都開發了,否則會破壞植被。國家允許開采量為總量的70%,剩下的都要流走。
2001年4月24日,吉林省政府正式下發文件,批準建立“中國長白山天然礦泉水靖宇水源保護區”,保護區總面積為423.25平方公里。2002年12月,轉為省級自然保護區,在保護區里,把村落進行遷徙,田地退耕還林。
此外,因為這幾年投資開發增多,靖宇已經開始控制投資門檻,額度最少在2億元以上。
卞述國對記者透露,長白山小規模的礦泉水企業還有不少,這些企業發展多年但始終未能做大,下一步要研究把這些小廠子的礦泉資源收回,找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兼并。當地品牌渦特礦泉水張廠長對記者說道,目前廠子使用的泉水日涌量1700噸,但是一天也就用一、二十噸。
吉林省政府發展中心、政府調查研究室辦公室主任李強多年來一直關注和研究長白山礦泉資源發展情況。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他認為,與其他世界兩大礦泉水產地相比,除了生態好、水化學類型獨特而全面之外,長白山的礦泉水資源則更為豐富。
資料顯示,吉林省有天然礦泉707處,可供開發的大約216處,占全國16%,允許開采量為40萬噸/天,年開采量為1.46億噸,占全國開采量的12%。但是其中有85%以上可供開采的礦泉資源白白流掉,資源優勢尚未轉化為經濟優勢。
李強認為,除了應該加大開采規模之外,還應該做高端產品以及衍生產品如飲料、酒以及加氣加鈣等產品,現在就地取水賣水的附加值太低。
去年李強撰寫的《關于把撫松、安圖打造成為世界級礦泉水產業基地的研究報告》得到了時任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的批示。他建議,目前,遼寧、黑龍江、四川、海南和廣東都已經將礦泉產業作為新興產業進行了規劃,并制定政策大力發展礦泉經濟,吉林省應該從戰略高度,重新謀劃礦泉產業的發展思路和發展目標,把吉林省打造成為世界級礦泉水產業基地奠定堅實的基礎。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