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內乳企加速布局國際化奶源 低價奶時代不再


    時間:2013-11-26





      貝因美25日晚間公告,擬投35000萬元在廣西北海設立全資子公司貝因美兒童奶有限公司。而該北海貝因美擬以自有資金出資276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16829萬元在香港設立全資子公司貝因美香港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同時由貝因美香港投資設立愛爾蘭公司BEINGMATE,主要針對嬰幼兒奶粉市場。據悉,由于奶源緊缺等問題,國內低價牛奶時代已經過去,國內乳企接二連三進行海外并購、建廠或設立子公司。

      此前,光明乳業以3.82億元人民幣收購新西蘭Synlait Milk51%股權,成為中國乳業首樁海外并購案。澳優乳業與荷蘭乳業投資公司DDI簽訂協議,全資收購荷蘭海普諾凱全部股份,并將公司改名為澳優海普諾凱乳業集團。圣元國際集團在法國布列塔尼區投資約7億元人民幣,建立一座年產能達10萬噸的現代化嬰兒奶粉工廠。此外,伊利在新西蘭投資建設年產4.7萬噸的奶粉生產線項目,項目總投資11.03億元。

      乳業專家宋亮告訴記者,現在企業自有奶源對企業的補充可能僅在15%。投建奶源基地,投入大、周期長,飼料和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很多企業難以承受。進行國際化奶源布局是一個主要趨勢。

      此外,三元、蒙牛、光明等乳業巨頭最近紛紛表態,自12月開始,上調部分產品的價格,加權平均漲價幅度為8%,并且覆蓋到入戶奶、商超等渠道。

      “由于散戶大規模退出,而規模化牧場并沒有能夠及時填補散戶退出留下的空缺,導致原奶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宋亮認為,預計奶源短缺要到2015年才會有所緩解,但隨著消費需求增長,奶源緊張是一個長期要面對的問題。另一方面,成本也在不斷增長,原奶價格或將繼續維持高位,國內低價牛奶時代已經過去。

      在奶源短缺背景下,海外并購無疑是尋找奶源最快捷的出路,業內人士指出,乳企海外并購案例增多對緩解奶源緊張有幫助。

      鴻帆投資分析師余藎認為,由于飼料價格走高,原奶價格將同步上漲,國內乳制品下游集中度較高,伊利,蒙牛,光明等龍頭企業有規模效應,可以通過小幅漲價消化原奶價格的大幅走高。未來看,隨著規模化養殖的不斷加速和海外奶源的增加,漲價趨勢將得到緩解。

      不過,宋亮也指出,更多奶源需要去外部尋找,要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就必須鼓勵企業在海外布局。不過企業也應注意規避政治、法律、勞務糾紛和市場風險。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