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乳企液奶醞釀下月漲價 外資窺探市場已久


    時間:2013-11-22





      近日,三元在官網上發布部分產品價格調整公告,公告稱自今年12月,也就是下月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平均漲幅8%。蒙牛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也表示,有漲價打算。伊利方則也表示,需要調整產品價格應對原料上漲壓力。

      國產乳企嚷著漲價,日本明治高調殺了個回馬槍,宣布攜低溫牛奶和酸奶產品重回中國市場。有資料顯示,早在2011年4月份,日本明治投資建廠,標志著外資正式進軍中國液態奶市場。

      奶慌侵襲 液奶價格一路高歌

      三元在調價公告中表示,今年以來,原料奶收購價格同比漲幅逼近50%,而且仍在持續上漲。其他原輔材料,如包裝材料、人工成本等也在上漲,三元無法通過采取精細化管理、高效生產運營等內部措施消化全部上升的成本。同時,蒙牛方稱,近期有調價計劃,但幅度并未透露。

      伊利方對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食品類消費品對原料成本變動最為敏感,乳制品原輔料尤其是原奶價格的持續上漲勢必推升終端產品價格,這是整個乳制品行業必須正視的現狀。伊利也需要通過調整產品價格來應對這一狀況。

      今年9月以來,國內中低端液態奶紛紛上調價格,部分地區缺貨嚴重。專家分析,近年來我國規模奶牛養殖業未快速發展,個人養殖業不被提倡,導致國內奶源一直很緊缺。加上今年天氣高溫濕熱,導致奶牛產奶量下滑明顯。而新西蘭奶制品部分被禁,導致國內奶源全面緊張,乳企為了利益最大化,生產高端乳制品,中低端液態奶的產量下降,導致國內部分地區缺貨。

      農業部資深乳業分析師、中國奶業協會理事陳渝稱,按照乳業市場調節規律,從生鮮乳價格上漲周期、全球原奶產量、2012年牧場建設數量和2012年奶牛進口數量這四項行業指標來看,牛奶供應在四季度初已經開始恢復,"奶荒"的周期即將過去。但多少業內專家表示,奶慌陰云或十年不散。

      明治高調回歸 外資窺探中國液奶市場潛力

      時隔一個月,日本明治宣布將于2013年12月1日起,在中國華東地區上海、蘇州、杭州和寧波開始銷售市售型低溫牛奶、酸奶。并將2020年在中國市場上的銷售目標定為7億元。為了完成目標,明治計劃開拓零售店和酒店等渠道、以及學校、幼兒園等客戶。

      資料顯示,2011年4月份,日本明治投資建廠,標志著外資正式進軍中國液態奶市場。早在2012年,資深乳業專家宋亮觀察到,德國的歐德堡、德亞,美國純美,新西蘭安佳、田園,法國金章、蘭特等品牌陸續登陸中國市場,在一、二線城市部分超市以及網絡店鋪開始銷售。美國通用磨坊食品公司,也著手投資進入,其首席財務官唐·穆里根(Don Mulligan)曾告訴英國《金融時報》,他們酸奶類產品布局新興市場的第一站是中國,新西蘭恒天然集團(Fonterra Co-operative Group)也有計劃在中國生產液態奶制品。

      時至今日,外資瘋狂布局,建牧場、拓奶源忙得不亦樂乎。進口液奶銷售數據也在不斷飆漲。宋亮分析,與嬰幼兒奶粉相比,外資進入中國液態奶市場有兩個最主要的障礙,一個是成熟的銷售渠道。隨著網絡購物水平不斷提高,以及大批進口食品超市及專業食品店出現,讓外資在華液態奶銷售渠道障礙進一步弱化。

      二是本土化的奶源。近兩年,一方面企業自建牧場步伐加快,特別是具有外資背景企業投資奶源,并都有打算繼續擴大投資規模的意向;另一方面,專業化的牧場企業或者家庭牧場發展很快。都讓外資在華有機會獲得穩定優質的奶源。

      宋亮認為,外資大舉進入勢在必行。同時,與乳業發達國家比,國內加工企業仍在加工、包裝等技術,食品安全標準,企業管理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再加上國內企業目前還處在食品安全危機的風口浪尖。因此,外資企業優勢將會非常明顯。

      對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國產品牌來說,競爭不僅僅是來自內部,未來在中高端液態奶市場上將要共同面對外資品牌競爭。

    來源:中國經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