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資“潛入”液態奶市場國內品牌再遇挑戰


    時間:2013-11-21





      奶源再次成為行業巨頭關注的焦點。農業部監測數據顯示,今年4月以來,受奶牛養殖結構調整、奶源偏緊影響,生鮮乳價格連續6個月較快上漲,累計漲幅16.5%。

      “在經歷恒天然事件后,新西蘭對華出口的乳制品已經恢復并超過了事件發生之前的貿易水平。”近日,正在北京訪問的新西蘭經濟發展部長斯蒂文·喬伊斯如此表示。記者注意到,當前由于原奶供應緊張,全球正拉開一場搶奶大戰。近日,伊利發布公告稱,已“牽手”意大利最大乳企斯嘉達,意在布局奶源。此外,合生元、圣元國際、雅士利國際等乳企紛紛加緊針對海外奶源展開布局。

      新西蘭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3年9月的前12個月中,新西蘭對中國出口乳制品同比增長28.6%。今年8月,恒天然奶粉“受污染事件”發酵,隨后中國暫停從新西蘭進口恒天然相關乳清蛋白粉和濃縮乳清蛋白產品。不過,此事件后來被證實是一起烏龍事件,隨后出口禁令也被解除。

      國內品牌遇挑戰

      “由于前段時間國家禁止從新西蘭進口奶粉,使部分企業失去了一些奶源,他們必須另尋新鮮奶源,這也造成了奶源供應的緊張。此外還有國際市場的影響,澳大利亞、新西蘭、美國等國家和地區氣候干旱,使得外圍產品價格升高。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奶荒’。”業界分析師表示。

      專家同時表示,由于業界對進口奶源恢復信心,而且日本奶源的冷藏技術較為先進,不添加防腐劑,消費者也相對偏好天然進口奶,此次明治公司的戰略布局可謂眼光獨到。

      據悉,牛奶與酸奶一直是明治的核心板塊,去年在明治銷售額600多億元中占到約30%的份額。但在此前,明治在中國沒有牛奶與酸奶業務,除了奶粉以外,知名度較高的是巧克力、冰淇淋等零食板塊。因此,對于此次上市的新品,明治方面指出,雖然市面上有不少類似產品,但明治對未來的業務很有信心,并且定下了2020年中國市場銷售額達7億元的目標。

      專家表示,此次明治推出液態奶產品,一定程度上會對光明鮮奶和低溫奶造成沖擊。“近兩年光明也不斷遭受安全問題困擾,消費信譽下滑,加上新進入對手增加,企業在華東地區傳統優勢受到極大挑戰。”

      外資介入液態奶

      近兩年,作為國內品牌主打產品的液態奶在華東、華南地區市場份額開始流失,同時,隨著國內對高品質乳品需求的增加,外資企業伺機而動,加大進入相關市場力度。記者梳理發現,2011年4月份,日本明治投資建廠,標志著外資正式進軍中國液態奶市場。而近幾年,德國的歐德堡、德亞,新西蘭安佳、田園,法國金章、蘭特等品牌陸續登陸中國市場,在大型城市部分超市以及網絡店鋪開始銷售。專家表示,與嬰幼兒奶粉相比,外資品牌進入中國液態奶市場必須突破兩個最主要的障礙:一是銷售渠道。目前,外資新進入產品多以淘寶等網絡、專營進口食品超市及專業食品店渠道為主。這讓外資在華液態奶銷售渠道障礙進一步弱化。二是奶源。近兩年,一方面企業自建牧場步伐加快,特別是恒天然、朝日集團等均在華投資奶源,并打算繼續擴大投資規模,而雀巢等更是通過與地方政府合作,增強對奶源的控制。此外,專業化的牧場企業或者家庭牧場發展很快。這都讓外資品牌在華有機會獲得穩定優質的奶源。

      對伊利、蒙牛、三元、光明等國內品牌來說,競爭不僅來自內部,未來在中高端液態奶市場上還要面對外資品牌的競爭。”專家強調指出。

    來源: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