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品營養健康挑戰食品工業道德和創新能力


    時間:2013-11-11





      “2012年,中國食品工業的平均利潤為6.8%,而與健康與營養相關行業的利潤均在10%以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在10月31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第十屆年會暨第七屆中美食品業高層論壇上提出,營養、健康、方便食品巨大的市場潛力考驗著食品工業及企業的道德、責任和創新能力。

      食品工業進入以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為驅動的增長期

      在中國食品工業的發展當中,構成中國食品工業持續成長的三大主因,一是城鎮人口的加大導致剛需增多,第二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糧食安全得到基本保證,2013年下半年糧價會有所上升,但不會有太劇烈的波動。第三個是市場對健康和安全產品的需求在加大,產品價值的提升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機遇期。但同時,中國的人口紅利在衰減,中國食品工業的增速將趨緩,2013年增速近30年來首次下降,餐飲業也如此。進入2013年,中國的食品行業已經從規模擴張的高速增長期進入到以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為驅動的增速增長期。

      目前,從企業發展狀態上來來看,外企的整體優勢在減弱,資本的力量在加強,一些優質的企業被外企收購,這是中國食品工業中非常重要的動向。同時,國家對國企的支持力度在加大,像蒙牛僅食品安全支持將近10億,而上海光明集團在上海的食品工業當中國企的力量是非常強大的,2012年實現銷售受1393億元,位列食品制造業第一位。而中國民企在快速成長中,就整體而言,中國大陸食品工業歷經30年的嚴酷市場淘汰已今非昔比,國企、民企都在成長和變化中,各企業單一的優勢已很難取勝,中國食品市場競爭的嚴酷性已為全球市場競爭之最。

      從趨勢上看,影響中國食品安全的制約因素將長期存在,并倒逼中國食品工業水平提升,食品安全是消費者在選購食品或餐廳就餐時重要的選擇,高中低收入的消費群體都愿意支付高于之前價格的45%來購買高品質的產品,第一個要素就是食品安全,2012年更多的問題指向了溯源部分。就企業而言,原料的健康、天然及過程控制的能力,將成為企業產品價值的最主要因素。選用傳統、天然、健康的中間產品,已成為優秀企業對供應商的重要選擇,如雙匯,調味料的供應商在2010年是99家,2013年減到了11家,今年還要減。最后是依靠新品開發,帶出配料市場的增容。

      高品質、健康的創新型食品是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中國快速成長的高端消費人群,提升了需求層次。不同時期有不同的需求,現在是健康食品的需求最為旺盛。中國人的購買能力非常大,就光是高端人群部分就相當于歐洲若干個國家人口的綜合,不去做這個市場就失去了機遇,同時目前想購買高品質的食品是消費者僅次于服裝的一個選擇。

      除了較高的品質,健康趨向也表現地較為明顯。特別是飲料行業的變化,1985年碳酸飲料占到85%,果汁飲料是15%,2012年的時候因為有水,有果汁,有養樂多,所以它變的非常豐富了,利潤也增多了,它形成了從1980年30萬噸到如今1.3億噸的增長。“我特別欣賞李永敬博士,當大家都圍繞李經緯轉的時候,他意識到中國的乳品行業要發展。現在當整個都集中在乳品的時候,他對乳酸菌的研發又占領了中國的制高點。”在談到健康的創新型食品時,孟素荷特別提到了杜邦中國集團有限公司李永敬博士在這方面的代表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創新。冷凍行業這些年來一直在創新,它從一個簡單的芝麻湯圓,加上一點水果變成了水果湯圓,一下把冷凍食品的市場增加了一大塊。灣仔也是這樣,它專注做高端市場,盡管經歷了一些困難,但是依然是一個非常健康的行業。“方面便行業我接觸的最多,這20多年就是這個味,它沒有質量的創新,但今年回到北京之后,四川有個雜糧非油炸的方便面,我要好好的看一下,你以為把你的成熟期拉的越長越好,但是盡管占市場的比例很大,但是沒有健康的需求,所以成長就緩慢。這就是健康的力量,這就是創新的力量。”

      如何理解食品的營養和健康

      中國營養學會名譽理事長葛可佑在會上展示近些年中國人的飲食變化:吃的糧食在逐漸的減少,特別是米吃的很少了;油在前20年增長非常快,到這兩年還好沒有增長多少;從食物的營養成份構成來看,我們目前蛋白質的供應比是13%,脂肪酸是5.5%;在動物性結構方面不太合理,主要是紅肉吃的太多了,豬牛羊肉是紅肉,特別是豬肉吃的太多,豬肉是脂肪含量更高一些。每日每天吃82克肉,豬肉是69克,其他肉是11克;奶類和豆類,奶類前20天城市增長比較快,最近幾年下來了;我們每天吃10克鹽,這10克鹽比以前少了一點,但是少的不多。醬油也吃10克,現在吃雞精和味精也不少,都給我們身體里面提供一些鈉。

      當然這些數字僅僅只是停留在報告里,普通的消費者并不會每天去稱他們吃了多少克,那如何理解食品的營養和健康?葛可佑表示:“營養學有一句公認的說法,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搭配。每一種食物的存在都是有它的道理,都有它的營養價值,都是我們所需要的。搭配的合適就很好的發揮作用,搭配的不合適就會產生不良影響。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關鍵在于平衡。”由此,從營養學的角度講,對于消費者而言,正確認識食品的營養和健康在于平衡飲食,對于企業而言,一定要加大科學技術的投入,然后用科學技術帶動食品的工業化,帶動食品的科學化,然后保證食品安全,平衡美味和食品之間的關系,在宣傳上更是要實事求是,為食品科普出力,為行業良性發展鋪路。

      營養、健康、方便食品巨大的市場潛力是不可多得的市場機遇,應以創新求發展,同時,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應以實事求是求長遠,不管是對于行業還是對于企業,腳踏實地、道德基礎上的創新總會勝過浮夸后的短暫表面繁榮。


    來源:慧聰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