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行業9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增速雙雙大幅下滑。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就在兩年之前,普通老百姓要想喝到一瓶茅臺酒還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為茅臺昂貴的價格、稀少的產量加上“國酒”特殊身份,不少普通人甚至會擔心在市面上買到的是不是真酒,真是到了一瓶難求的地步。茅臺酒的價格,在過去十年中,一步步突破每瓶500元、1000元,直到問鼎2000元。而其他白酒品牌也不甘落后,國內高端白酒價格不斷創出新高。
不過,從今年開始,受塑化劑、限制三公消費等事件和政策影響,白酒行業高景氣態勢被終結。據Wind統計,前三季度13家上市白酒企業營收和凈利潤雙雙下降,營業總收入同比下降了3.17%,凈利潤同比下降6.33%。這是九年來的首次出現這樣的情況。
那么,白酒行業的冬天會維持多久?我們從企業的預收賬款數據可以看出端倪。在白酒行業13家上市公司中,三季報除了沱牌舍得、皇臺酒業、金種子酒、老白干酒預收賬款比年初出現增長,剩下公司都大幅下降,占比達到6成。其中,水井坊、酒鬼酒、伊力特、山西汾酒、洋河股份、五糧液預收賬款都比年初下降70%左右。貴州茅臺預收賬款為19.42億元,比年初大幅減少61.85%。從預收賬款的持續下滑趨勢來看,白酒行業的“寒冬”在持續發酵中,白酒行業短期難以走出低谷。
白酒不是真正的、必不可少的能源和增長劑。當白酒的產品價值受到質疑,白酒在“交往”中的作用和價值受到強行抑制時,白酒一下子顯得不那么重要了。高端白酒的價格決定了它沒有廣泛的市場基礎,當它屈身下顧到主流市場的時候,遭到冷遇是必然的。白酒業的這個冬天不會太短。
白酒行業九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前三季度13家上市白酒企業營收和凈利潤出現雙降,原因主要是塑化劑和限制三公消費等事件。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表示,這兩個原因只是白酒行業業績下滑的導火線,背后的一些原因值得關注。一個是白酒行業長期存在產能過剩,另外一個是白酒行業的暴利問題。
白酒行業的價格在過去幾年當中一直持續上漲,在持續上漲的這些年份里,白酒行業的暴利問題可能很多人沒有關注到。以茅臺為例,2010年-2011財年,茅臺的營業收入增長了58%左右,凈利同比增長卻達到了73%左右,而之所以有這么好的業績,就是由于當時三公消費,還有公務宴請等消費導致高端白酒的銷量與價格同時上漲,從而使白酒行業的利潤水平很高,吸引更多的企業不斷擴大自己的投資。
根據“十二五”規劃的目標,在2015年的時候,我國白酒行業的規劃目標要達到960萬千升,平均每年才增長1.5%,但是在“十二五”規劃的第二年,也就是2011年,白酒行業的產量就已經超過了1000萬千升,超額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的目標。而且當年的同比增長達到30%多,比年均增長1.5%的目標高出非常多。
趙萍指出,白酒行業的產能過剩是當前白酒價格下降背后最主要的原因。由于限制了三公消費,以及禁酒令這樣的政策出臺,所以導致需求下降,但背后是由于產能上升過快,供求關系的結果必然導致價格大幅度的下降,從而影響了白酒行業的盈利能力。過去白酒行業暴利的現象在當今是不存在的。
面對危機,白酒企業也在積極的做出應對,比如貴州茅臺、五糧液等知名的上市公司酒企,都先后放開了經銷權,還放開對電子商務網站的供貨渠道。這樣的做法似乎也收到一些成效。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貴州茅臺預收賬款比年初大幅減少61.85%,但在上半年放開經銷權后,第三季度預收賬款比6月末環比大增132.57%。
趙萍認為,目前白酒企業要自救,鋪渠道和降價格應同時進行,而鋪渠道是更重要的方面。從去年開始,各個品牌企業已經都開始逐步降低價格,但是鋪渠道這一塊,茅臺動作是最快的。從白酒行業的發展來看,很多年前,白酒行業就已經意識到“酒好也怕巷子深”,但是他們更多的是把資金投在廣告方面,在鋪渠道方面,過度依賴餐飲行業。隨著三公消費受到限制,傳統的餐飲渠道受到打擊是最大的,因此對于白酒企業來說,提高目前的競爭能力,最關鍵的環節就在于渠道多元化,要大力拓展新的渠道,特別是增長力比較大的渠道,如電商等等。
白酒行業目前主要的問題是產能過剩,因此對酒企來說,培育自己的王牌產品是提高自己核心競爭力最主要的方面。趙萍指出,去削減不必要的產能,關掉不必要的生產線,這些做法是非常重要的。白酒企業要根據自己的品牌優勢,以及自己產品的特點,培育自己王牌的產品,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保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另一方面,要根據市場環境的變化,由原來的高端定位逐漸走大眾化路線,不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商務宴請、三公消費這樣虛假的繁榮里面。
來源:中國廣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