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或現“消費斷層”十年后誰在消費白酒?


    時間:2013-11-07





      十年后誰在消費白酒?這個問題似乎并不難解答。中商情報網研究員陳天宇表示,80、90后為主的年輕群體已經成為白酒企業潛在的消費主流,他們的消費習慣代表著白酒未來的發展方向。而這樣的觀點已成為白酒行業的普遍共識。

     然而,問題的關鍵是,十年后,這批以80后、90后為主體的白酒消費市場的規模能有多大?

      質疑方:白酒市場或會出現“消費斷層”

      白酒行業在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其消費格局在不斷地調整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的60后、70后消費人群將逐漸“隱退”白酒消費市場,而80后、90后的年輕消費群體將逐漸成為消費主流。這批消費者對白酒的認知和消費態度,無疑將對未來白酒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白酒主流消費人群的轉移,讓部分業內人士不禁提出了自己的擔心——白酒市場是否會出現“消費斷層”?

      存有這種疑慮的人,給出的原因主有兩點:其一,年輕消費者在“遠離”白酒。對于80后、90后這群年輕消費人群而言,他們的生活和成長環境使他們更早、更深地受到著國際化的潮流影響。區別于上一代人對白酒的依賴和鐘愛,年輕消費群體目前似乎更鐘情于紅酒、啤酒等酒品。其二,白酒在“遠離”年輕消費者。白酒產品長期以來的宣傳推廣,強調文化內涵、追求大氣高端。這種相對嚴肅的廣告形象,并不能引起年輕消費群體的關注興趣和購買欲望。

      反對方:80、90后白酒消費趨勢漸增

      數據來源: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中國市場與媒體研究”即CMMS2004年—2013年春

      雖然這些白酒消費現象屬實,卻并不能得到業內的普遍認同。紅星酒業市場部吳家敏就不認為存在著“消費斷層”的可能,“因為白酒本身是一種社會屬性更強的消費產品。所謂消費產品的社會屬性,是指消費者在白酒消費過程中更加追求精神上的滿足享受,如社會地位等。

      “白酒消費往往不是一個人的消費,白酒消費過程一般會伴隨商務宴請、禮品饋贈、情感溝通等社會交往行為。”吳家敏提出,今天80后、90后為主的年輕消費群體,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步入社會,參與更多的社會交往。與此同時,他們就會在不經意間“被動”地、越來多地接觸到白酒。年輕消費群體日漸成長,融入社會的過程,正是他們逐漸接觸和感受白酒的過程。

      白酒是社會屬性與自然屬性高度統一的產品。社會屬性之外,白酒的自然屬性——其自身的功能性也是白酒得以延續千年仍不斷發展的根本所在。“白酒是一種情感的黏合劑,它可以使人沉醉、放松并最終回歸到自我狀態”,業內人士指出,年輕消費群體在接觸白酒的過程中會逐漸認識到白酒這種情感溝通、黏合的作用,并逐漸接受白酒消費。

      除此以外,專業詳實的調查數據也可以直觀清楚地反映出白酒消費的變化趨勢。從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CMMS數據提供的近10年來不同年齡段人群白酒飲用率變化圖表便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80后和90后的白酒飲用率在波動中上升,而50后、60后、70后則是基本保持穩定。

      “50后、60后、70后仍是目前白酒消費的主力群體,他們近10年的白酒飲用率基本保持穩定。而80后、90后年輕消費群體的白酒飲用率則在快速提升。”新生代市場監測機構副總經理富查拉·顏赫提出,隨著時間的推移,今天還是年輕群體的80后、90后人群,必定是未來白酒市場的消費主力。但是他們的白酒飲用率能否趕得上上一輩人群?“這恐怕很難。”富查拉·顏赫認為,80后、90后這個年輕消費群體有著獨特的成長經歷,這種經歷培養出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肯定對未來的白酒消費市場產生影響,但是影響有限。

    來源:北京晚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