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酒寒冬未過去紅酒黃酒利潤也蒸發


    作者:陳海翔    時間:2013-11-06





      近日,白酒行業上市公司公布了2013年度的三季報,結果是一片慘不忍睹,其中貴州茅臺前三季度實現了凈利6.62%的增速為近三年新低,不少公司前三季凈利增幅均為負數,皇臺酒業前三季凈利潤增幅同比下降364%,而沱牌舍得、酒鬼酒前三季凈利同比下滑幅度超過90%。另外,金種子前三季度凈利潤2.73億元,同比下降36.17%,水井坊前三季度凈利潤為3459.98萬元,同比下降89.1%。

      這種凈利潤下滑早已在業界的預期之內,完全在意料之中,但意料之外的,卻是大家都沒想到這次下滑,不僅沒有出現復蘇的一點點勢頭,反而更是如同一個猛子般繼續下探。

      總市值

      一年時間縮水一半

      根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0月29日A股的13家白酒類上市公司總市值為3213億元,而就一年之前的同一天,同樣是這13家白酒上市公司,總市值還高達6849億元,短短365天的時間,白酒股的市值蒸發掉了3636億元,基本上是每一天就蒸發掉10億元。

      而這個數字僅僅是一個平均水平。在13家白酒上市公司當中,過去1年時間里有8家公司的市值縮水超過了一半,其中,市值縮水幅度最大的酒鬼酒,目前的市值只有48億元,而去年同期公司的市值則是178億元。

      如果說長期的數據統計還無法體現問題正在變得越來越嚴重的話,那么還有另外一系列數據可以解釋外界的擔心。 10月28日,五糧液的股價深跌6.75%,創下年內的最大單日跌幅。目前該股股價在16.30元左右,而去年同期,五糧液的股價還在35元。

      10月29日,貴州茅臺的股價下探至131.5元的新低點,距離公司在去年7月份創下的每股266元高峰值,同樣遭遇腰斬。

      茅臺和五糧液,當屬目前國內白酒行業中的巨無霸,就連他們在今時今日都遭遇了慘不忍睹的腰斬,就更不用說那些二三線的白酒品牌了。根據統計,酒鬼酒去年前三季度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為4.6億元,而今年前三個季度賺的錢只有2000多萬元。同樣,此前一直在高檔酒品牌上大筆投入的水井坊和沱牌舍得,同樣遭遇業績的大幅下滑,跌幅都在80%至90%之間。

      從白酒企業庫存方面來看,同樣不容樂觀。統計數據顯示,這些白酒上市公司今年三季度的存貨達到356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288.44億元,同比增長了23.61%。存貨量最大的當屬貴州茅臺,在報告期內,其存貨為106.86億元,而去年同期為78.87億元。其次是洋河股份,在報告期內,存貨71.12億元,去年同期為44.47億元。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此前,業內普遍認為此輪白酒行業調整期時間較長、幅度較大,多數白酒企業三季度業績不理想也在意料之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白酒行業的寒冬遠未過去,白酒行業需要培育新的高端產品消費群體,需要消化業內潛在的產能風險,所以白酒行業的寒冬會持續較長時間。 ”

      國都證券投資顧問周錚同樣認為,白酒行業的“寒冬”仍在持續發酵中,行業短期難以走出低谷。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同期的時候,整個白酒股的平均市盈率為70倍,而到了今年,白酒股的平均市盈率已經下降至22倍。而在這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和洋河股份這些權重股的市盈率下滑幅度遠高于其業績下滑幅度。

      銷售商

      消化存貨目標下滑

      三個多月前,記者曾經采訪過上海的一位高端白酒經銷商,他表示如果虧個幾百萬能夠度過這次白酒寒冬,自己也就認了。但昨天,當記者又一次與他聯系時,他的目標出現了下降。

      “說實話,現在的情況確實比當初想得還要差一些。原本我認為在中秋和國慶假期里面能夠消化掉一批白酒,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這個樣子,假期里的銷量與平時相差無幾,完全就是‘旺季不旺’。原本大家以為那些喜歡喝高檔白酒的人到了雙節期間會再來買一些,但這次他們真的消失得非常徹底。 ”他告訴記者,至于國慶之后,高端酒的銷量幾乎就沒有怎么動過,自己手頭的那些庫存如果能夠在一年之內消化掉,“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

      還有另一件事情他現在必須考慮,那就是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這些酒的價格會跌到怎樣一番景象。根據國金證券食品行業研究部提供的數據,上一周高端白酒一批價分別為:茅臺920元,五糧液620元,1573為720元,價格繼續小幅下降,“漲價現在是不敢想了,就指望它別再跌就行了,但到底跌不跌,現在我們也說不準啊。還是得由市場來決定。 ”

      在白酒的這一輪下跌當中,盈利下滑成為直接原因,而導致盈利下滑的原因當然就是銷售不暢。以龍頭企業茅臺為例,去年,茅臺集團提出今年銷售要破500億元。今年初,集團下調了目標,表示要力爭實現銷售額增長18%,達到416億元。有消息稱,目前企業已經在內部進一步下調了目標。與此同時,五糧液的銷售增長目標也已經下調至15%左右。而大佬們將目標不斷下調,原因就在于銷售的不暢。

      “1989年,限制公款消費引發白酒危機,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白酒危機。今年,三公消費限制、宏觀經濟減速、產能過剩三大因素再次導致白酒危機。 ”中國白酒專家鐵犁說,這次危機比哪次的時間都長,調整更深刻。 “今年業績上升的酒廠不會超過5%,下降的企業將超過70%。高端慘淡,意味著全行業終端銷售利潤下降60%以上。 ”

      有業內人士分析,從2012年上半年開始的白酒調整,從市場不利傳導給廠家,再到廠家主動調整策略減產,這個過程尚需時日。而鐵犁的看法是,“一線企業的調整,到后年都結束不了。 ”

      基金們

      為了開溜大舉拋售

      茅臺股價為何會從266元跌到現在的一半不到,基金的大舉拋售也許是一個重要原因。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三季度末,貴州茅臺進入67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而截至6月30日,這個數字還高達210只。短短三個月,茅臺退出了143只基金的十大重倉股,這143只基金二季度末共持有貴州茅臺6873.25萬股,減持幅度接近80%。

      問題已經凸顯,就連一向被基金經理們視為寵兒的茅臺都成為了被拋售的對象,其他白酒行業上市公司的日子會好過嗎?

      酒企的三季報實際上也已經說明了問題。貴州茅臺雖然前三季度凈利同比增長6%,但基金減持的力度并不小。廣發聚豐、易方達50指數、博時價值增長在二季度末分別持有880萬股、597萬股、506萬股,合計流通股占比為1.91%。而三季度末廣發聚豐和博時價值增長消失在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中。股東總戶數由53045戶擴大至75369戶,籌碼集中度大幅降低。博時精選基金經理表示,“三季度為了均衡配置,對倉位中的食品飲料配置比例有所降低,從調整結果看,茅臺成了被淘汰的對象,減持了506萬股。 ”

      同樣,五糧液前十大流通股東中,5位基金股東中有4位相較二季度末進行了減持,其中博時精選股票大幅減持700萬股,至1988萬股,易方達深證100交易和銀華深證100分別減持374萬股和200萬股。而酒鬼酒和水井坊前十大流通股東中僅有1位基金股東。洋河股東流通股東中則已經沒有基金的身影。

      業績殿后的國富中小盤和國富焦點驅動靈活配置兩只基金,也將跑輸業績標準的主要原因歸之于 “行業配置了較多的白酒和低估值藍籌板塊。 ”

      與此同時,同樣有部分基金經理仍然對白酒抱有希望。博時新興成長基金經理韓茂華認為,白酒板塊今年以來承載了較多的負面因素,股價跌得較多,但白酒類公司本身有自身的價值,白酒公司有可能像零售公司一樣,在經歷一段時間的蟄伏后股價可能有所表現。



      現金流

      借理財產品來補充

      銷售雖然不暢,但對于白酒企業而言,他們絲毫不敢壓縮銷售費用。記者發現,在公布三季報的10家上市公司中,9家的銷售費用占比全部同比增加。

      按照五糧液剛剛公布的三季報數據顯示,公司今年截止到9月末賬面上的預收賬款只有13億元,而去年同期公司賬面上的預收賬款是高達65億元。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的經營現金流凈流量為-11.84億元,創下了近10年來公司單季度最大的現金凈流出量。而此前在銷售上相對激進的酒鬼酒和水井坊,目前已經連續4個季度出現經營現金流的凈流出。其中,水井坊的銷售費用占到銷售收入的比例已經高達57%,酒鬼酒和沱牌舍得在這一比例上也超過了30%。

      “越是在銷售不暢的時候,公司越需要加大對經銷商的幫扶力度,最直接的就是廣告宣傳力度,整個白酒行業都是如此。 ”一位業內人士如此對記者說。

      收入少了,但支出卻在增加,那么他們所要面對的一個大問題,就是現金流。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從目前來看,發行理財產品成為了一種解決方案。

      10月25日,國臺酒業聯合洪利基金推出“國臺茅家村·傳鼎系列酒產品金融資產包”,以保底增值的形式,將高端白酒變身為理財產品。這也是繼“國臺·珍藏1號2012”之后,國臺酒業推出的另一款理財產品。

      而在此之前,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已經成功發行了瀘州老窖、沱牌舍得、西鳳酒、古井貢酒等品牌的多款白酒理財投資產品。另有數據顯示,從2008年開始就有銀行相繼發行紅酒和白酒類理財產品,其中工行發行的數量最多。中國銀行、民生銀行等多家銀行都發行了類似產品。

      并且,對于此類理財產品,銷售方都許以高額回報。以之前提到的“國臺茅家村·傳鼎系列酒產品金融資產包”為例,該產品共分5年年份酒與10年年份酒兩種類別,售價均為10萬元,其中5年年份酒資產包超過5年后,投資回報率高達231.97%。此外,在資產包購買3年后,投資者如遇到特殊情況需要贖回,國臺酒業均按照原價每年遞增8%的利潤率給予回購。

      “5年內收益翻兩倍”相較其他白酒理財產品還算相對保守。以上海國際酒業交易中心曾推出的景芝·國標芝香為例,當時的許諾是“保底115%回購和針對經銷商的定向配售”;酒祖杜康·傳奇版收藏酒發行時也承諾,一年內收益會翻倍。

      如此之高的回報率,看來非常誘人,但也有理財專家提醒,標的酒品價格變動風險和酒企的經營風險是普通投資者需要注意的兩大風險。如果打算提酒,則對酒和酒企都要有一定了解,選擇業內有實力、有口碑的酒企推出的產品,特別是高端性和稀缺性兼備的產品。如果希望獲得固定收益,則需要了解該酒企的經營情況和盈利能力。如果產品設計中設置多重保障措施,則對投資者更有利。 “普通消費者沒有銷售渠道,提貨幾乎是不可能的。這種情況下,只有企業做出承諾回購,投資風險才有可能降低。 ”

      寒冬月

      凈利潤增幅已放緩

      “限制三公消費”等一系列政策不僅讓白酒行業陷入了十年以來最深的寒冬,就連黃酒和紅酒上市公司同樣受到影響。

      近日,兩大以黃酒為主業的上市公司古越龍山和金楓酒業分別發布了2013年三季報。其中,金楓酒業營收約 6.8億元,同比增長10.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8005萬元,同比增長12.44%。而古越龍山營收約11.10億元,同比僅增長2.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18億元,同比下滑11.73%。

      “前三季度,高端黃酒下滑幅度較大,而居民收入水平上漲,也使低端黃酒銷售出現部分下滑。 ”在談到這種情況時,中國酒業協會黃酒分會副理事長沈振昌說,“不過,整體來看,黃酒發展尚屬平穩,但行業銷售額、凈利潤增幅均已放緩。因為古越龍山在高端黃酒上占比較大,受到政策影響較大,從而導致利潤出現下滑。 ”

      海通證券研究員趙勇估計,上半年古越龍山出廠價在100元以上的高端黃酒銷售收入下滑15%-20%。為了應對危機,古越龍山開始調整產品結構,加大了中端酒女兒紅的推出力度。沈振昌表示,隨著三公消費受限、請客送禮減少,讓古越龍山旗下高端黃酒以及禮品酒受到一定程度的沖擊,但預計今年古越龍山的女兒紅系列銷量可增長20%左右。 “我估計,四季度黃酒行業會進一步回暖,酒業上市公司業績會逐步好轉。 ”

      但更多的機構似乎并不太看好黃酒行業。中銀國際證券研究員蘇鋮指出,目前黃酒行業景氣度一般,龍頭企業收入和利潤規模小,消費者教育、市場擴張強度低,黃酒行業復興難度較大。中研普華的報告也稱,黃酒行業依舊面臨區域拓展難、消費人群老化、無法突破中低端酒的窠臼難題。

      紅酒方面,張裕A同樣沒能逃脫“噩運”。季報顯示,張裕A前三季度實現營收33.48億,同比減少18.8%,凈利潤則下跌25.28%至8.69億元。即便是在去年,張裕的表現同樣差強人意,2012年中報顯示,張裕A除營收同比下降2.51%,創出上市以來最差中報業績。

      對于這家國內葡萄酒龍頭最近兩年的巨大變化,媒體的分析中有各種因素,比如深陷“農藥門”、酒水市場低迷、進口酒沖擊、銷售渠道“老化”、受限于“三公消費”等多種因素。但張裕A比較認同的還是三公消費的打壓。對于上半年和三季度業績的下滑,張裕A在財報中給出了這樣的解釋:受到國家相關政策影響,公司酒莊酒等高檔產品銷量下滑較大。

      這一說法得到了一些業內人士的認可。酒美網CEO呂意德透露說,傳統紅酒市場上,國產紅酒品牌與白酒品牌一樣,在選擇和招募區域經銷商時都很注重經銷商在當地政府人脈關系這一因素。政策的限制必然會對這個本就不太正常的葡萄酒市場造成影響。

    來源:新聞晚報 陳海翔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