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第三季報的落幕,多家白酒上市公司三季度業績降至“冰點”,其中水井坊等四家企業在第三季度出現虧損,白酒業的寒冬仍在持續。
四家企業出現單季虧損
因受到政府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的影響,原本銷售高峰的中秋、國慶兩節也并未能給高端白酒市場帶來增長動力。記者統計13家白酒企業三季報發現,白酒企業整體銷售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單季凈利潤出現虧損的企業包括:沱牌舍得凈虧2076.58萬元;水井坊凈虧9943.56;酒鬼酒凈虧1037.19萬元;皇臺酒業凈虧2616.87萬元。
根據季報顯示,今年白酒行業營業收入增速整體大幅下滑,其中水井坊、酒鬼酒降幅均超過60%。在統計的13家企業中,僅貴州茅臺、古井貢酒、瀘州老窖、伊力特、山西汾酒營業收入為正增長,但是最高增幅的貴州茅臺也僅為10.06%。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白酒企業通常都是經銷商提前打款,因此“預收賬款”是業內非常關注的財務數據,最能直接看出酒商對酒企的信心。然而,在這十多家上市公司中,除沱牌舍得、皇臺酒業、老白干、金種子、古井貢酒預收賬款較年初出現增長外,剩下公司均出現大幅下降。
顯然,多數公司預收賬款均出現大幅下降,也預示著白酒行業未來發展面臨資金困境。
■分析
行業最差時候還未到來
“從今年前三季度的財務數據來看,今年白酒行業收入增速大幅下滑主要來自銷量的大幅下降。”華安證券分析師認為,盡管高端白酒的終端零售價格出現大幅度的下降,但是白酒出廠價并未相應同比例下滑,由此可見,在白酒行業整體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今年整個白酒產業鏈條上,受到沖擊最大的是各個環節的經銷商,經銷商在銷量和售價兩方面受到沖擊。
而對于白酒生產企業來說,由于長期以來與經銷商形成較強的議價能力,終端零售價格的下降尚未傳導到出廠價,隨著白酒行業需求的繼續萎縮,零售價格的下降最終會導致白酒出廠價的下降,繼而導致白酒生產企業量價齊跌的景象。
在費用方面,華安證券認為,對于白酒企業來說,廣告宣傳費用等支出的絕對金額必須維持一定水平才能保持品牌形象,銷售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將會導致銷售費用率的提升,繼而導致白酒制造公司凈利潤出現更大幅度的下跌。“因此,我們認為,白酒行業最差的時候還未到來。”華安證券稱。
來源:京華時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