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買丸子、水餃等速凍食品,最怕遇上中途解凍后再速凍,容易遇到口感不佳甚至變質等問題。根據新國標,冷凍食品在運輸、銷售環節的溫度要保持在-15℃以下。
昨日,中國商業聯合會在廈舉行速凍調制食品等五項標準宣貫會。由商務部發布的這五項標準,包括《速凍調制食品》、《速凍食品物流規范》、《加工食品銷售服務要求》、《速凍食品二維條碼識別追溯技術規范》等,4項于今年6月起實施,一項于去年6月起實施,分別從生產、運輸、銷售、追溯等整個產業鏈環節,確定了速凍食品的行業標準,其中多項填補了行業標準的空白。
福建安井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參與了多項標準的起草,該公司常務副總黃建聯介紹,這是從整個產業鏈環節進行規范,像貯存環節,應將冷凍食品存儲在-18℃以下的冷庫;運輸環節,車輛以前沒特別規定,容易遇上解凍情況,而現在車輛溫度應保持在-15℃以下;銷售環節,超市的陳列柜也應保持在-15℃以下,并帶預包裝銷售,不得“裸賣”。他還建議,市民家里買的速凍食品,儲存溫度最好維持在-18℃以下,能達到-25℃以下更好。
現狀:超市冷柜不夠“冷”
記者在臨沂市金雀山路、銀雀山路、金源路探訪了幾家規模不同的超市,發現多數超市內水餃、面點等冷凍食品的冰柜溫度不達標,還有個別小型超市把速凍水餃、冷飲、冰激凌這三種貯存溫度不同的食品放在同一個冷柜內,一些工作人員認為像速凍水餃這類商品賣得很快,溫度沒必要非得到零下18度。
在人民廣場附近的一家超市,貯存速凍水餃的冰柜顯示溫度為零下11度,在另一貯存面點的冰柜,顯示溫度為零下13度。從超市7月份冷柜的溫度記錄表中可以看出,最低溫度為零下26度,但最高溫度曾到過零上7.2度,最冷和最熱溫差達到33.2度。
在幾家中小規模的超市,記者用數字萬用表進行溫度測試,幾家超市內貯存速凍水餃的冷柜溫度分別為零下12度、零下17度、零下19度。
制冷設備制約中國冷凍食品發展
我們不敢設想沒有冷凍食品的日子會糟糕成什么樣子。那么影響冷凍食品發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首先,是冷藏保溫汽車的數量。據了解,我國從1980年期,有冷藏保溫車3500輛,而這一數字到了2000年發張成為30000輛。目前,中國的冷藏保溫汽車圣戰的品種達到了100種以上。然而我們不能盲目竊喜,這個數字跟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
影響我國冷凍食品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冷藏保溫車的數量。然而,我國冷藏保溫車市場并不樂觀,首先冷藏保溫汽車行業廠點過多、投資分散、重復建設和引進等現象,存在著"散、亂、差"現象;其次,我國的冷藏保溫汽車總量還是相對較少的,據了解,中國有冷藏保溫汽車3萬輛,而這個數字在美國是20多萬,在日本是10多萬,差距可想而知;
第三,中國冷藏保溫車的市場行業決定了中國冷凍食品的發展速度。據慧聰冷凍冷藏網了解,現在中國冷藏保溫汽車占貨運汽車的比例僅為0.3%左右,美國為0.8%左右,中國冷藏運輸所占的比率(即易腐爛貨物采用的冷藏保溫汽車的運量與采用鐵路冷藏運輸的運量之比)約為20%,歐洲各國為60%左右;
第四,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冷藏保溫汽車的品種和技術水平雖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發達國家相比,遠遠不能滿足我國發展的需求。而行業額標注和規范的不完善,也大大的限制了我國保溫冷藏車的發展。這樣,自然影響了我過冷凍食品行業的發展。
來源:糖酒快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