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由于限制三公經費與政策性節儉風盛行和塑化劑事件影響下,高端白酒在旺季也呈現下跌的態勢,不少白酒企業相繼進入寒冬調整期,以求脫離目前的境況。反之高端啤酒的發展趨勢迅速,成為了消費者的新貴,搶占市場。
在限制“三公”消費政策的壓力和塑化劑事件的影響下,整個白酒行業一直處于低迷狀態。茅臺、五糧液等白酒巨頭均受業績拖累,專家稱,高端白酒的庫存需要3年時間才能消化完。
俗話說“金九銀十”,九月與十月是銷售的旺季,但是在今年眾多不利因素下,茅臺、五糧液等高端白酒的價格出現了大幅度的下降。然而即使價格下降到較容易接受的范圍,但購買的人還是寥寥無幾。
白酒行業“停止擴張”,尋求整合
從白酒行業整體情況來看,14家酒類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同比增幅平均為-7.54%,凈利潤同比增長則平均下滑近兩成,是整個白酒行業近幾年交出的一份最差的成績單。
一貫在白酒市場走高端路線的水井坊預計,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與上年同期相比將減少80%~100%,也就意味著水井坊今年前三季度的盈利或有可能為零。去年同期,水井坊盈利3.17億元。
同在昨天公布業績預告的皇臺酒業更是預計1~9月公司將虧損約2600萬元,而在上年同期公司盈利1019.53萬元,利潤同比下滑幅度高達355%。算上10日酒鬼酒000799,股吧預計前三季度盈利同比下降95%~96%,已經公布業績預告的3家酒企前三季度皆幾近零盈利或大幅虧損。
鑒于白酒行業發展趨勢放緩,多家高端白酒企業效率和利潤都大幅跳水,行業消費渠道變窄,市場發展空間被嚴重擠壓,因此去年或是之前所訂立的企業擴張計劃迫不得已需要停止,白酒的擴張成了“難圓的美夢”。
水井坊停建新廠
外資帝亞吉歐7月底才宣布22億元全資收購水井坊母公司,僅僅一個月,水井坊卻交出了一份凈利潤暴跌四成的中報。該公司表示,報告期里經受了“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中報顯示,水井坊上半年營收4.11億元,同比下降53.0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1.34億元,同比下降41.69%。每股收益0.2744元。
有人注意到,與這份慘淡“成績單”同時披露的另一重磅消息,水井坊邛崍新產品開發基地及技術改造項目宣告暫緩。據水井坊2011年1月公告,在邛崍建設的新基地投資總額為22.8億元,包括年產2.8萬噸的基酒釀造設施、10萬噸的儲酒設施,年包裝2萬噸酒類產品的包裝設施等。
據悉,水井坊邛崍新基地分為占地面積1200畝、位于名酒工業園內的新產品開發基地,以及占地面積525畝、處于食品工業園內的包裝基地。水井坊原擬在此地建造兩棟釀酒車間,去年底已經正式開工。但是建筑公司在8月前后正式收到水井坊的停工信息。
五糧液“走出去”,打造中低價位產品
中國名酒品牌五糧液突然宣布出資2.5億元,并購河北永不分梨酒業股份有限公司。新組建的公司由五糧液作為第一大股東占股51%,其余主要股東分別為和君咨詢出資5000萬元,占股10%;河北永不分梨公司占股32%。
五糧液方面表示,此次五糧液與多家單位共同出資建設“河北臨漳白酒灌裝工業園”僅是五糧液實施“走出去”戰略,整合區域市場資源、投資建設白酒灌裝基地的第一場“戰役”。“五糧液未來有可能會參照河北模式對其他區域的廠商進行整合和重組,以形成各個灌裝基地和區域品牌運作基地,形成點面結合的布局。”
五糧液方面透露,這一新廠將根據華北市場的消費者口味和需求,主要開發適合當地消費者的區域性中等價位產品,著重打造30-100元、100-300元等中低價位的產品。
除了上述水井坊和五糧液調整發展戰略以外,有白酒行業人士表示,現在很多高端白酒廠商開始主推大眾產品、低價白酒。以茅臺酒為例,原來被推薦最多的是53度飛天茅臺不再是宣傳重點,而現在卻著力推薦二三百元的茅臺漢醬酒。五糧液在宣傳策略上,也主要推出一些低價酒。
高端白酒銷售商張先生也表示,目前召開的全國糖酒大會,很多高端白酒品牌都推出了低價酒,以百元白酒為主打產品,不少廠家竟然還推出十幾元或幾十元的白酒,可見高端白酒行業的調整決心已下。
高端啤酒“趁機上位”
由于高端白酒在國內市場遇冷,不少其他酒類廠家見此市場空隙紛紛蠢蠢欲動。雪花啤酒推出“臉譜”啤酒、青島啤酒推出青島啤酒黑啤、TSINGTAO1903鋁瓶、“鴻運當頭”三款高端產品搶占市場。
除了國內啤酒以外,國外品牌也看準時機出手。國際啤酒巨頭嘉士伯公司8月份表示,嘉士伯在亞洲和東歐銷量的增長彌補了其在西歐銷量的下降。彭博社表示,包括嘉士伯和啤酒巨頭百威英博ABI在內的啤酒公司都極力增加在墨西哥和中國等新興市場的銷量。嘉士伯的高端啤酒,其在中國上半年5%的銷量增長將會延續到下半年。
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International的統計數據,2012年,嘉士伯占到中國啤酒市場2.6%的份額,排名第六。嘉士伯旗下的高端品牌的銷量增速是當地品牌的2倍。
在為期多年的城鎮化之后,嘉士伯開始實行一系列戰略,并迎合大城市的需求。”SorenRavn還透露稱,嘉士伯正尋找合適機會進行收購。嘉士伯在中國的40家啤酒廠都持有股份,大部分是在中西部地區的啤酒廠。
高端啤酒市場“涌現”
有統計數字顯示,目前高端啤酒在中國啤酒市場中的比重是15%,但是洋品牌以高達70%的市場份額占據主導地位,其中百威以40%的市場份額名列第一,遠超所有中國品牌共有的市場份額。
中國啤酒消費市場并不是從今年才涌出國產高端貨的,此前定價58元一瓶的茅臺啤酒可謂是國內高端啤酒的鼻祖。但是市場銷售情況慘淡,最終難逃出售給雪花的命運。然而,在這一“前車之鑒”及外資占據絕對市場優勢下,啤酒大鱷又掀“高端”風,到底意欲何為?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認為,國內啤酒品牌發展高端產品的愿望是強烈的。首先國內消費升級的現實,啤酒行業高端化已經成為趨勢;再者,國內啤酒品牌多以中低端產品為主。
在行業競爭激烈的狀況下,企業的利潤水平較低,發展高端產品無疑成為其提升利潤水平的重要途徑。而高端白酒在市場遇冷也能在一定程度下刺激高端啤酒市場的發展,把白酒市場固有的“蛋糕”分出一部分,拉動啤酒業的發展。
來源:中奢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